慈爱学院的健康舞课堂。
慈爱学院的声乐合唱课堂。
厦门网讯 (文/厦门日报记者 郭睿 图/象屿慈爱学院提供)一年多前,67岁的蒋香玉住进象屿慈爱老年养护中心,“在我这个年龄段入住养老机构的人不多,但我为什么来,就是看上这里有老年大学。”蒋香玉口中的“老年大学”,是厦门老年大学与象屿慈爱老年养护中心合作共建的象屿慈爱学院,学院首创内嵌养老院的老年大学模式,让老年人在养老机构能够就地畅享大学校园般的精彩生活。
养教结合,既是当前养老服务业的新业态、新模式,也是厦门老年大学近年来拓展老年教育覆盖面的新渠道、新探索。有象屿慈爱学院探路在前厦门易口说英语培训学校,厦门老年大学期待在养教结合领域不断涌现新成果,进一步让学校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更多长者。
课程内容丰富 课堂配有健康顾问
记者采访时,蒋香玉正在合唱课教室里开嗓,5月9日这天,她和同学一起学唱了歌曲《萱草花》。学声乐、学舞蹈、学气功、学手工……入住一年多,蒋香玉把生活安排得满满当当。“朋友来看我,看我精神状态这么好,说你还挺适应这里的生活啊。”蒋香玉笑道,“我以前就是老年大学的忠实粉丝,了解到慈爱学院后厦门易口说英语培训学校,我就选择住进来了。”
记者了解到,象屿慈爱学院于2020年11月正式开学,至今已开课4学期,累计招收学员584名,课程内容从体育健身到音乐艺术再到手工制作,多方位覆盖长者的兴趣点。声乐合唱课教师吴泉玉是首批到象屿慈爱学院授课的老师之一,她本身也是厦门老年大学的教师。“和厦门老年大学的学生相比,慈爱学院的学员整体年龄更大些,但他们对课程的期待和上课时的认真程度一点都不会打折。”吴泉玉说,她会根据学员的年龄特点设置教学内容,“来这里上课也是希望能通过音乐带给他们快乐。”
“很多老年人都在这里学到了年轻时没有学到的东西。”蒋香玉告诉记者,国画班有很多高龄学员,都是零基础,如今都能拿出很漂亮的作品。记者在学院走廊上看到不少老年学员的作品展示,其中有几幅书画作品的创作者已是95岁高龄了。据悉,慈爱学院目前学员平均年龄是76岁,年纪最大的就是这位95岁的学员。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学院已形成慈爱课堂、慈爱俱乐部、名师工作室、善行储蓄行等四大板块,丰富的教学内容吸引着越来越多长者主动走出房间厦门易口说英语培训学校:厦门老年大学积极探索养教结合模式 让学校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更多长者,追求更加充实愉悦的精神生活。
学院养教结合的特色还体现在每堂课都配备有一位健康顾问,随时关注着老年人的健康状态。在对点服务院内长者的同时,慈爱学院还以点带面,辐射周边多个社区服务更多长者。
社会效益良好 将打造更多样本
象屿慈爱学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为厦门老年大学在相关领域开疆拓土带来信心。去年,厦门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全市老年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积极探索‘医、养、教’融合模式,鼓励养老机构、社区与老年大学、老年学校合作开展老年教育,通过开设课程、举办讲座、展示学习成果等形式,推进养教一体化,推动老年教育进养老机构、进社区、进居家养老家庭,丰富住养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这无疑为厦门老年大学探索养教结合再次注入强劲动力。
去年12月,厦门老年大学与建发溢佰养老中心签订“溢佰学堂”合作共建协议。按照协议内容,厦门老年大学将利用自身教育教学资源,负责该中心“溢佰学堂”的教学指导,这种教学合作不仅限于课堂内,学堂也可以享用厦门老年大学远程教学资源,学员可以参加老年大学的社团活动厦门易口说英语培训学校,师资及管理人员还有机会得到老年大学的培训等。近期,厦门老年大学还将与泰康之家鹭园(厦门)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签约,合作共建泰康之家·鹭园“鹭园学堂”,除了继续发挥办学优势为学堂提供教学资源外,厦门老年大学还将与“鹭园学堂”联动双方老同志,重点围绕红色宣讲、技能服务、社会治理等开展专题化、系列化服务,开拓老同志志愿服务基地。厦门老年大学期待以更加多元的合作形式探索出养教结合新路子。
在象屿慈爱学院采访时,学员们告诉记者,身体健康与精神富足对老年生活都极为重要,因为养教结合,他们同时收获了这两种快乐。据悉,厦门老年大学还将推动各区校与辖区内养老机构合作开展养教结合的教学班,推动养教结合模式往基层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