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代诗人杜甫早已揭示了这个道理: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多阅读才有可能写出好文章。《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7年级学生的英语阅读量应累计达到4万词以上,八年级累计达到10万词,九年级累计达到15万词。这个数量需要学生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才可能完成,而目前大部分学生除了教材中的课文阅读以及练习卷中的阅读理解文章以外,几乎从不阅读英文。这就给英语教师提出了一个严峻的任务,必须想办法扩大学生英语的课外阅读量。笔者建议教师,首先,要选择难度适宜、趣味性强的读物推荐给学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其次,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帮助学生养成课外英语阅读的习惯。再者,要给学生搭建阅读后展示的平台,如开展讲英文故事、朗读英语美文等交流活动,增加学生阅读的成就感。长期坚持下去,学生读得多了,语言输入量增加了,才有可能写出好文章。
(二)在阅读中积累语言素材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在写作时中学生如何学好英语,美文佳句信手拈来。为此,有的教师为学生下载打印大量美文佳句让学生背诵,结果发现学生虽然花大量时间背诵了,然而在写作时却很难及时提取。笔者建议教师指导学生在阅读时,有意识地积累美文佳句。如果教师不加指导,学生一般只会把注意力放在文章的故事情节或文章传递的信息上。教师应给学生布置在阅读中进行语言积累的任务,让学生在语境中体会那些优美的句子,关注词汇使用的丰富性、关注句式的多样性,关注具体的语言使用对作者意图表达的支撑作用,让学生在语境中反复诵读,深入体会。这种途径积累的语言不仅能使学生记忆深刻,更重要的是学生在适当的语境中能够随时提取,合理使用。
(三)在阅读中积累写作方法
运用恰当的写作方法可以给文章增色,这一点极少有教师不认同。然而,一些教师仅仅在写作课上花费大量时间“讲”写作方法,教师讲得很辛苦,学生接受的效果却微乎其微。写作方法不是讲出来的,正确的途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阅读中有意识地积累、学习而会的。阅读时,教师首先应帮助学生分析文章中运用得恰当的写作方法,如中学生如何学好英语中学生如何学好英语,作者如何进行的人物心理描写、如何有效运用了罗列法等等,继而让学生朗读这些篇章段落,进一步体会、形成语感,以便将来适时输出。这样,在文章完整的情节中、在具体的上下文语境中,学生对写作方法的理解更深刻、对写作方法的选择与使用以及不同写作方法所起到的作用更具有认同感,学习的效果自然就会更好。
三、研究评价标准,以“评”导“写”
指导学生学习写作还有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研究作文的评价标准。“评价是指挥棒”,对于教学如此,对于写作也是如此。指导学生遵循评价标准进行写作,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初中阶段考试的作文大多可以归为“命题作文”和“给材料作文”两类,梳理两类作文的评价标准,描述的语言不尽相同,但就其实质而言,可以归为三个方面:第一,关于文章的内容。如,一些命题作文的评价标准中描述为“内容充实、论据充分、主题突出”等,一些给材料作文的评价标准中描述为“信息完整、完成了题目规定的任务、 覆盖所有内容要点”等字样;第二,关于文章的谋篇布局。如:评价标准中有“文章结构合理、有效地使用了语句间的连接成分,使全文结构紧凑”等描述语;第三,关于写作的语言水平。如:评价标准中体现为“具备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语言丰富优美、语法准确、可读性强”等表述。基于以上评价标准,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就要从“内容”、“谋篇布局”、“语言”三个方面对他们加以指导。
首先,指导学生通过审题,确定文章的主题和内容。对于命题作文要求学生围绕主题展开写作,叙事、议论、说明时选取的事例都要突出主题,内容详实,切不可偏离主题。对于给材料作文,指导学生通过圈画、标注序号等办法确保不丢掉信息,围绕所有内容要点展开写作。
其次,指导学生在构思作文时要列出简要的写作提纲。就如建筑前要设计、画图一般,先搭建起文章的主要框架结构,写出主题句或要点信息,使文章布局合理,再动笔填入细节和支撑信息,使文章逐渐丰满起来。如果学生没有打草稿的习惯,至少要在心里勾画出简要的提纲,使文章条理清晰,然后才可以动笔。
再次,指导学生有意识地提高语言能力。语言水平是评价作文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的语言训练,如遣词造句,特别是以句子为中心的语言训练十分必要,帮助学生克服汉语的语序干扰,养成用地道的英语表达的习惯。还要指导学生关注词语的使用中学生如何学好英语: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几点建议,如连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的使用等等,使文章语言丰富、逻辑顺畅、浑然一体。
总之,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需要教师长期的努力,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转变理念,逐步落实写作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思维、语言、技巧等多维度训练,再辅助以“常写”、“常批改”等良好习惯,帮助学生做到“思如泉涌”、“言之有物”、“妙笔生花”,使写作不再成为学生的难题,教师不再为写作教学所困惑。
(本文首次发表在《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15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