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前赴后继,编程培训需求“只是看上去很美”?
本报记者周慧实习生马文玥北京报道
导读
市场最流行的Scratch少儿编程教程,相比较真正的编程仍有很大距离,更像是一种寓教于乐的少儿游戏。
大数据和AI时代的到来,让社会公众对未来数字化生存的焦虑感与日俱增,一些家长为了孩子未来的“竞争力”,纷纷选择让孩子学习“编程”。技术发展的趋势以及政策的支持,让很多人认为,“编程教育”是新的“风口”,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和资本前赴后继,涌入这一市场。
少儿编程教育呈燎原之势,创业前景被普遍看好。
但也有创业者选择在编程教育正在“风口”时选择离场,有创业者透露,在对500人的家长群进行调查后发现,其中能接受编程教育的家长也基本是互联网行业从业者。少儿编程领域专家则表示,编程教育的目的主要在培养计算思维以及逻辑分析能力,让其明白以后面对问题应该如何一步一步地解决困难。
少儿编程是真需求还是伪需求,小朋友上课学什么?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多位少儿家长、创业者,以及教育机构和老师,了解少儿编程教育的产业链条。
盛筵前的离场
近年,编程教育领域融资千万乃至上亿元的项目屡见报端。2017年7月创业者许毅松在芥末堆网站上发文《为什么做了半年多少儿编程线下培训班,我决定放弃?》。
许毅松,南京大学电子学院的硕士毕业生。在2016年国外少儿编程教育发展如火如荼的时候萌生了创业的想法,在实践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宣布放弃。而他退出的时间,正是国内资本大踏步迈入“少儿编程”领域的2017年1月。
2016年的国内市场方兴未艾,一线城市正在逐步开展,二三线城市布局相对较少。在国外,相关的公司五花八门,线上学习社区欣欣向荣,有可以借鉴的成熟范例,再加上中国国内政策的扶持,许毅松对当时的前景十分看好,“经过一番调研,我认为少儿编程教育在一线慢慢开展后,二线城市肯定要跟上,此时在南京开始项目会有一定的先发优势,天时地利,这个项目值得一试。”
随着暑假到来,刚刚开办少儿编程线下兴趣班的许毅松就尝到了甜头,但暑假结束之后关系到创业项目的存续问题就来了。他总结,“少儿编程项目存在非刚需和延续性不足的问题。一方面,少儿编程不属于学科辅导,也不是钢琴、书法之类可以通过考级来量化的才艺特长,只能用于尝鲜;另一方面,随着一阶段的快速掌握,还没有合适的延续性课程开发出来,也就阻断了家长继续报班的念头。”
2017年10月,许毅松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放弃创业后,他进入了更具实力的公司继续从事相关工作,他也在紧盯行业发展,在他看来“资本的引入这对于行业整体发展是好事,更多的资本引入有利于加速教育市场的进程,吸引更多的资源和关注。况且少儿编程作为新事物还远没到爆发点,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他举出了少儿英语教育做类比,火了这么年的少儿英语仍然未到市场饱和,在基于中国的人口红利的背景下,对教育市场的广度的探索仍有很大前景。
他也同样表达了自己的担心:“现在市场形势在变好,国家政策也在呼吁支持,但教育市场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许多家长尤其是三四线城市的家长,对于少儿编程仍然没有认知,这是一个缓慢的进程,招生问题仍然是现在许多机构面临的难题,如果要进入这个行业还是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STEAM教育和创客教育的课程设计师李鹏在创业实践中也有同样的感触,他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他和两位来自江苏省三线城市的教育者交流中发现,当地家长对于编程教育完全不感冒,就连他们(教育者)自己都不是十分了解。“我曾经在北京参与一个创业项目,就是做一个面向硬件的编程学习,在对500人的家长群进行调查后发现,其中能接受编程教育的家长也基本是互联网行业从业者。”李鹏说。
焦虑“制造”市场?
按照创业者的介绍,市场需求或许只是“就看上去很美”,那为什么投资者却依然前赴后继?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许多带孩子上少儿编程的家长发现,虽然需求的数量和规模远不能和其他少儿教育领域相提并论,但AI时代的到来,让社会公众的焦虑感与日俱增,家长们对孩子学习编程的意识也在逐步觉醒。
两年前少儿英语培训课程设计,包括英国、法国、美国在内的部分发达国家都陆续将“编程”选入了初等教育的体系内,奥巴马就曾鼓励自己的两个女儿学习编程。
随着欧美国家“少儿编程”的流行,编程教育低龄化的概念也与此同时进入中国。
从主播转行到紫牛基金的明星投资人张泉灵,作为少儿编程品牌“编程猫”的早期投资人之一,曾在做客电视节目时惊讶自己儿子学了4堂编程课的时候就已经可以编写像《植物大战僵尸》一样的游戏,“如果要在一个方向做与突破的话,很多家长都会选择英语,我的儿子也会上英语班。但作为投资人,我知道人工智能在经历什么样的发展,未来如果不会编程,就缺少了和虚拟世界交流的可能性。”如今STEAM教育风劲吹,编程语言融合多种科学,现实性强,可以设想,未来社会“编程”这种人机交互语言将会成为必备的“第三外语”。
同样焦虑的家长不在少数——家长牛先生向记者表示之所以送孩子学编程,就是因为了解到,在欧美一些国家,编程已经成为小学生们的必修课,不希望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如果孩子考过MTA(MicrosoftTechnologyAssociate)证书,出国留学还能抵扣学分;某三线城市的妈妈赵女士在看了AlphaGo击败人类后深受触动少儿英语培训课程设计:编程培训看上去很美?存在非刚需和延续性不足问题,“10后。长大不仅要面临和人类的竞争,还要跟AI抢饭碗。”从AI的发展来看,家长更难少儿英语培训课程设计,要把孩子往AI触角无法企及的领域去培养才行。“赵女士说。
少儿编程机构童程童美品牌主管刘杨明向记者透露,越来越多父母主动上他们校区或打电话询问。数据上看,Q2季度童程童美实现招生1725人,环比增长73.5%,2017年预计招生同比去年增长300%。
某机构招生老师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反映,家长对编程等同于“程序猿”“码农”的误读也在不断减少,“相反学编程可以扩大孩子的职业选择方向。H5开发工程师、移动互联网软件工程师、3D特效师或是游戏制作、大数据研究员……”招生老师说。
课程设计仍待突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调查中也同样发现,大多数少儿编程公司虽然套着不同的宣传外衣,但本质却并无太大区别。
目前多数培训机构采用麻省理工学院MitchelResnick教授所研发的Scratch积木式儿童编程课程。与一般的写代码不同少儿英语培训课程设计,Scratch更像虚拟的“搭积木”游戏。使用者可以不认识英文单词,也可以不会使用键盘。通过用鼠标拖拽编号代码的模块进入编辑区,来编写目标程序。
因此,市场最流行的Scratch少儿编程教程,相比较真正的编程仍有很大距离,更像是一种寓教于乐的少儿游戏。
面对少儿编程内容浅显的质疑,少儿编程领域作家、《轻松玩转Scratch编程》作者刘凤飞告诉记者,少儿编程的目的并不是培养孩子真的去当程序员,“因为小朋友可能并不明白云数据、云计算、大数据时代,或者说算法中更复杂的东西,这其实违背了教育理念。”刘凤飞说,其实教育的目的主要在培养计算思维以及逻辑分析能力。让他明白以后面对问题应该如何一步一步地解决困难。
国内从业者们其实也致力于自主课件的研发,例如Java、JavaScript、HTML5等,力求向专业的软件工程师靠近,偏向职业化培养。还有部分机构通过“造物”的方式来开展学习,包括机器人制造以及3D打印等数字化制造技术,融合培养少儿的编程、机械、电子、物理等综合能力。但除了部分大公司有自己完善的教育课程以及培养计划,许多创业公司仍在课程设计上亟待突破,才能改变在实际应用中的疲软现状。
刘杨明也对此观点表示认同,在他看来融资是初创型公司存活的必由之路,这并不能代表太多,少儿编程领域的根本是教育,不论是做什么,都要回归教育的本质,那么教研和课程必是核心。这个领域还是要有扎实的教研能力,以保证教学质量。
他还表示,目前市场成熟的模式还没有发现。对于整体少儿编程教育市场,所有同行我们还需要看得更远一些,做得更精一些,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