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16日上午9:30,教育部举行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6)新闻发布会,向新闻界介绍“2006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有关情况。
[上海东方卫视记者]刚才听到咱们国家语委讲到很多数据,第一个问题北京学英语培训:服务行业学外语、学英语是北京奥运会筹备的重要工作,前两天有个消息,全世界都在学汉语,只有中国人在学英语,我们也知道国内有很多跟英语有关联的专业,大家为了能上这个专业都要学英语,所以有不少抱怨。作为教育部和国家语委来说,对英语强势的这种地位究竟是什么样的态度,会不会帮着这些有抱怨的人进行协调,弱化英语的强势?第二个问题,今天有北京奥组委的人在座,我想问与奥运会有关的问题。我们知道,奥运会申办成功以后,北京市也提出来,对于北京市的很多行业,尤其出租车司机学英语提出了很多要求,到现在为止,在座各位也有切身体会,北京的出租车司机的英语水平有待于提高,还有不到一年就要召开奥运会了,这个事情怎么办?
[奥组委官员]作为北京奥运会的筹备,服务行业学外语、学英语是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北京奥组委和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正在做这项工作,主要是由北京市外办负责,北京市外办下设“学外语办公室”,据我所知,他们的工作做得是不错的。北京奥组委为了这项工作编了关于筹备奥运会的外语知识读本,在服务行业中除了出租汽车司机,还有 饭店、商店等等,他们都在学。至于现在出租汽车司机这个行业学得怎么样,我有的时候偶尔也和他们接触,我的感觉是,他们是在进步,而且进步还不小,我感觉到的情况和这位记者说的有一些差别,你的印象是出租车司机进步不大,我的感觉是他们进步不小,包括街道的老大爷、老大妈,他们都在做。对出租司机的要求是要学会100句。
[王铁锟]关于外语的学习问题,这几年争论很多,05年的新闻发布会和这次的发布会,在我们的书里都有涉及,只是发布时间很短。我们现在认为,中国人首先要尊重自己的母语,要学好母语,一个人能够创造的最高点——建立创新型国家,是要靠母语的训练,没有母语的训练北京学英语培训,一个人是不能达到素质的提高的。爱因斯坦如果不是用母语——德语来思考,是达不到它的高度的。中国要发展、要建设,必须要有一大批掌握母语的人才。英语很重要,“小语种”也很重要北京学英语培训,我们所谓的“小语种”,在世界上都是很大的,很多语言都代表一个民族的文化。
所以我们希望中国人不仅要学自己的母语,而且根据每个人的情况来选择不同的外语进行学习。外语也是中国一个发展的重要文化资源,我们不能仅仅把外语看作外国人的,它也是中国人必须有的文化素养。在西方,很多时候他们学习母语、学习外语都作为自己学习的一种素质要求,我们感觉到,不要把母语和外语对立起来,我们中国人应该为我们的智慧,为我们未来的发展掌握多一种语言,多掌握一种语言就多掌握了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多掌握一种语言,就多了一种渠道,多了一种了解世界的方法。当然,人们学习语言的能力不一样,有些人学习能力很强,有些人学习能力很差,特别是到了一定的年龄以后,你再强铺他学习外语,也不是很好的办法。我希望这位记者先生和我们一起思考,共同研究中国为了走向未来,怎么处理好我们的语言问题。谢谢。
[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王登峰]这位记者先生讲到,现在全世界都在学汉语,学汉语的人越来越多,其实这个现象正好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国人那么多人要去学英语。也就是说,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英语的强势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反映了英语为代表的西方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所占的优势。现在很多中国人学英语,是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政府机关和有关部门对从业人员的英语水平要求比较高,还有一个方面是大家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比较高,认为学了英语可以找到比较好的工作,工作收入比较高,可以到教育比较发达的美国或西方世界去留学,这是一个积极性的原因。
第二方面,国家语委近期很重要的一个工作方面就是要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包括我们的母语和外语的关系,我们讲的是要“构建”,这说明目前的语言生活还不是那么和谐,至少在英语的学习和使用方面,可能存在一些比较“过”的问题。我们对目前的全国大学生进行了调查,一个是大学生的汉字应用能力水平,我们最近推出了一个汉字应用水平等级能力测试大纲。同时,我们也作了一些调查,了解大学习学外语的时间、学习汉字汉语的时间,结果发现,大学生用他们全部学习的1/4以上的时间学外语的比例很高,有的人是全部,有的人是3/4,有的人一半,占1/4以上的可以达到65%以上。
另外,大家对汉语和英语的重要性的比较,认为“都重要”的占60%以上。我非常同意这位记者的观点,对外语在工作中的重要性,还是应该结合职业的需求,很多职业对外语基本用不到,对这些政策的调整,国家语委只能去呼吁 ,具体政策还要相关部门来制定。这是国家语委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
语言是反映文化的非常重要的一个载体,对于中国的语言来讲,它又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很多行业使用的英语有很多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比如一个电视栏目,中国人拍的,只是给中国人看的,这个栏目在滚动出现标题的时候先出现的是英文,再出现中文。那么我们就要思考,有没有必要把所有的节目都作一个中英文的标识?
对北京的出租车司机来讲,从奥运会的角度讲北京学英语培训,他们能讲英语是最好不过的。但是我们还要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个问题,全世界的人来中国的时候,我们都应该平等地友好对待他们。如果从语言的角度来讲,如果我们对所有到中国来的外国人都讲他们的母语,这是最佳的,但是这有可能吗?我们到世界任何一个 地方去,多少个城市,再发达的地方能够做到这点吗?这应该说反映了我们中国人在做事的时候强调完美、强调能够表达一个最好的、最理想的境界的思想,但是对于出租车司机来讲,他们已经有英语意识了,奥组委有这样的要求,他们努力去做,但至于能讲几句,能讲到什么程度,也不要太强求,因为这也超出了他们能力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