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渊冲的办公桌(图片来自网络)
北京大学畅春园里,有一排排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教职工宿舍,其中一扇窗户常常亮着灯,亮到凌晨三四点钟,这就是99岁高龄的翻译大师许渊冲的家。
北京大学教授、翻译家许渊冲一生致力于中西文化的翻译工作。
当今世界,许渊冲是第一位能够灵活地在中、英、法三语间转换的翻译家。
他把《论语》、《诗经》、《楚辞》、《西厢记》等中国著作翻译成英文和法文,还将《包法利夫人》、《红与黑》、《约翰·克里斯托弗》等西方经典著作翻译成中文。
其汉英翻译的《楚辞》被美国学者誉为“英美文学领域的一座高峰”美国英语,《西厢记》被英国智慧女神出版社评价为“可与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媲美”。
在节目《朗读者》中珠海英语,主持人董卿说:因为他,我们认识了包法利夫人、于连、李尔王;也因为他英文好不好,西方世界认识了李白、杜甫、崔莺莺、杜丽娘。
2011年,中国翻译协会授予他“中国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
2014年,他荣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成为迄今为止亚洲首位获此殊荣的翻译家。
西南联大的翻译“狂人”
谈及许渊冲英文太原,很多人评价他“嚣张跋扈、不守规矩”。
他的名片上写着:“我的书在国内外销售了一百多本,我是唯一一个把诗歌翻译成英文和法文的人。”
他甚至表示,“我的名字比我的名片还要出名。”这种行为确实与传统印象中的谦逊大师有些不同。
当然湖州外教,他有这么“狂妄”的资本。
西南联大旧址
西南联大大部分教师合影
前排左三:蒋梦麟 前排右三:梅贻琪
1938年,17岁的许渊冲考入西南联大英文系,师从闻一多、钱钟书、叶公超、吴宓等通晓中西文化的名家。在那个动荡而热情的年代英语那个好,他开始了翻译生涯。
许渊冲大学三年级时的照片
1941年,美国空军“飞虎队”援华抗日,西南联大外语系男学生全部被抽调去担任翻译。
欢迎宴会上,大家都为如何将简练而深刻的“三民主义”翻译给美国朋友而犯难。宴会主人、时任国民党高官的黄仁林亲自将其翻译为:“民族、民权、民生”。
美国朋友们面面相觑南昌外教,不知所措。这时,许渊冲站起来高声喊道:“人民的,由人民的,为了人民的。”
“三民主义”的内涵一下子解释清楚了。
联合国同学会
从左至右:朱光亚、许渊冲、杨振宁、王传伦、王希季
在西南联大读书的日子,是许渊冲一生中难忘的经历,当时他和中国最优秀、最勇敢的人一起在残山烂水里学习、守护中华文化,这段经历让他对民族文化充满了热爱和信心。
1994年,他翻译的《中国不朽诗词300首》由英国企鹅出版社出版,这也是企鹅出版社出版的第一部中译本。大文人顾毓琇称赞此书:“将历代诗歌词赋译成英文外教学校课程英文,并押韵自然,技艺高超,是历史上的首创。”
1999年,许渊冲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虽然没有获奖,但许渊冲并不在意:“诺贝尔奖年年有海口外教,但我们的唐诗宋词,却流传了几千年。”
他认为学学英语,中译英很难,比英译法难十倍,只有中国人能担当起这个重任。他说:
“作为中国人,我们要自信出国留学学英语,要有点疯狂的精神。我们国家的科技、军事、商业都在走向世界。我们缺少的是文化,这就是我想要填补的东西。”
《唐诗图鉴》《宋词图鉴》一套2册现已在一条生活馆发售▼
限时特价¥98(原价¥135)
特惠活动于8月9日23:59结束
许渊冲的翻译之道
研究翻译的人都知道,翻译是一项艰巨的工作,译者必须同时侍奉两个“主人”:原作者和译文的读者。
翻译中国古诗歌更是艰巨。
中国古诗往往意大于言,外国诗歌意大于言,两种不同的诗歌风格培养了两种不同的读者心态,因此,如何准确、优美地向世界传达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实在是太难了!
许渊冲认为,翻译中遇到文化差异杭州英语,首先要深入思考中国文化的内涵和优势。
比如李白的《静夜思》中,中国人看到又圆又亮的月亮,自然就会想到家乡。而外国人没有这样的文化背景,如果按照字面意思来理解“抬头看月亮,低头思故乡”,外国人很难感同身受。
因此,他在翻译时把月光比喻为水:“月色明如一池光”,把思乡之情形容为:“一个人醉在思乡之情中”。
这首诗太有诗意了,充满了英文的韵律美,不但外国人读了学外教,就连我读了都听得入迷了。
1987年美国英语,许渊冲英译的《李白诗选100首》出版,钱钟书评价说:“如果李白还活着留学学英语,而且懂英文,他一定会是许渊冲的挚友。”
与“直译”派不同,许渊冲是毫无疑问的“意译”派代言人。
西方把翻译视为一门科学,但许渊冲却说:“科学不能解决文学的美,不能只翻译表面形式,要提取中心思想。只有秉承中国文化之美99岁翻译家许渊冲将唐诗宋词译成英文托福外教成人学英语,美得让人陶醉,才能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因此他提出了“三美论”:意美、音美、形美,译作不仅具有传统文化格式的工整韵律英语陪练,而且具有传统文化思想的意境。
例如李清照的《长恨歌》中有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这句诗平仄交替,除了韵脚优美外小孩学英语,还蕴含着一种郁结的情感,翻译起来难度极大。
美国翻译家肯尼斯·雷克斯罗斯将其译为:
搜索。搜索。寻找。寻找。
寒冷。寒冷。晴朗。晴朗。
悲伤。悲伤。痛苦。痛苦。
单纯地依靠添加英文单词哪家外教,根本不能表达出原句的情感。
林语堂译为:
如此昏暗,如此黑暗英文英文,
如此浓密美国英语,如此沉闷,
好潮湿,好阴冷,
太死了!
七个以 d 开头的形容词,形式完美。
我们来看看许渊冲的版本:
我寻找我所错过的,
我不知道那是什么怎么样英语,
我感觉如此悲伤,如此凄凉外教费用,
如此孤独,没有欢乐。
押韵完美,在忠实原文的同时,加入了主人公“我”,诗中跌宕起伏的情节,将作者的忧郁与伤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许渊冲与妻子赵君
或许是因为对“美”的极度追求,2017年,许渊冲在骑自行车时不慎摔断了腿,妻子赵君责怪他不小心,但他却说:
“月光下的路很美,当时看风景的时候都忘了看路,现在想想,摔得还挺美的。”
如今,许渊冲已经99岁高龄,他依然坚持每天翻译一页莎士比亚,由于不会骑自行车,他每天拄着拐杖慢慢走下楼。
每个时代都会出现大师般光芒四射的人,但许渊冲这一代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怀和赤子之心却越来越少了。
这样的风格,值得我们在书中读到,在心里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