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英语国家不用学古英文?
关于古英文这一块说英语的国家英文:为何世上讲英语的国家不用学古英文,而我们却要学文言文?,我邀请到了从业英语教学多年的Mandy老师给出了相关考究:
首先,了解一下英语发展的历史。通常认为,英语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首先是“古英语(Old English)”说英语的国家英文,又称“盎格鲁-撒克逊时期(the Anglo-Saxon Period)”,时间大约是在公元450年至1100年,对应我国的唐朝至宋朝早期;接着是“中古英语(Middle English)”,时间在公元1150年到1500年,对应我国的宋朝至明朝中期。第三个阶段是“早期现代英语(Early Modern English)”,时间是公元1500到1800年,对应我国的明朝后期至清朝乾隆年代。莎士比亚(Shakespeare) 的作品用的就是early modern English。第四个阶段是“现代英语(Modern English)”,就是从1800年使用至今的英语。
因此,在了解了英语的四个发展阶段后,如果问题中的“古英语“指的是最早的”Old English”,那当今仍然是有人在学,只不过不算通识课,而是英语专业的大学生才会修的一门专业课。“古英语”没有被设置成通识课的原因是学习难度较大。它和我们现在使用的英语在单词、发音和语法上都有着极大差别说英语的国家英文,把它理解成另一门语言也不为过。
另外,如果问题中的“古英语”指的是所有“现代英语“之前的英语说英语的国家英文,那么英国学生也是作为通识课来学的。英国学生从小学开始就会阅读莎士比亚的作品;初中时期,英语是必修课,而莎翁的作品是这门课的核心内容;到了高中,英语文学成为选修课。选修这门课的学生不仅要学莎翁用的早期现代英语,还要学更早之前的”中古英语“,主要是学习乔叟的作品。
所以,英语国家并非不学古英语,而是依托英语的四个发展阶段,有选择的学习。
我们为什么要学文言文?
很多人认为“文言文=古汉语”,其实是理解错误。古汉语包括古人的口头语、书面语以及古汉语语音,其中书面语就是文言文。那么为什么我们只学文言文呢?
古人的口头语又叫做古白话,很多故事类的文学作品都会大量使用它。大家或许不知道唐代的《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伍子胥变文》,但是明清的四大名著、《隋唐演义》,我们想不了解都难。这些作品文字简易,普通人都能读得懂,不需要专门去学。孙悟空对猪八戒喊一声“兀那呆子”,你虽然从不这么说话,但是你也能理解。
至于古汉语的语音(它有一个更高大上的名字,叫古汉语音韵学),那可真就是象牙塔里的艺术,不是义务教育能涵盖的了。我在复旦读书时,有幸听到一位学界泰斗用唐代的发音背诵《静夜思》,很遗憾,我一个字都没听懂。如果当时有人告诉我这是地球另一头的某种语言,我肯定也会相信的。
单从古汉语中拎出文言文来学,是因为它同时符合三个条件:你能学,你有必要学,你学了有用。
你能学
文言文之所以能学,首先在于汉字的传承。
从秦始皇“书同文”之后,几千年来中国人一直使用同一种文字。其中虽然有篆隶草楷行和繁简体的变化,但并不改变汉字的本质——通过字形表达字意。如果汉字和语音一样面目全非,那文言文自然也会变成高校和研究所里的一个个项目,普通人只可仰望而已。
你有必要学
文言文之所以有必要学,是因为我们在面对古代经典的时候,虽然不存在认字的困难,却存在阅读的困难。
文言文有它特定的词汇、句式、语法,这些都要靠专项学习来掌握。
你学了有用
文言文之所以学了有用,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学习文言文能让文字更加简练。
古人写文章,往往追求“不能增一字、不能减一字”,且不说字数要求严格的诗词,就是普通散文也是如此。比如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刚刚一百字,但是叙事上有头有尾——从发现月色开始,到相伴共赏月色结束;结构上有铺陈有升华——从景色入手,得出“景由心生”的人生感悟。我们不妨想想,给自己一百字,我们能写这么多内容吗?
第二,学习文言文能积累更多的文学技法。
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浪漫夸张,杜甫“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对仗工整,都是我们提高文字水平的极好养料。
第三,人不只该有才能,也该有温情。
历史学家钱穆曾说,对本国历史和文化略有了解的人,往往会对它怀有相应的温情与敬意。因为温情和敬意,所以我们愿意去继承,然后更好得发展。对大国是如此,对小家也是如此。
这么说或许太抽象,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古代的匈奴人因为被汉朝击败,决定向西迁徙。长路漫漫又前途未卜,为了方便行动,他们丢下了所有的老人、妇女和小孩,只剩青壮年男性。这些匈奴人一路走,一路与不同民族的女子通婚。随着他们的血统越来越杂,文化印记也越来越淡,最终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们只懂得往前看,而没有往后看;只懂得发展,而忘了继承。当他们抛开“累赘”轻装上路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他们失去了自己民族的未来。
我们不希望孩子对“中国人”这个称谓感到陌生,更不希望他们忘记自己的原生家庭。因此,我们不能只教他们英语、科学这些往前看的本事,也要教他们历史、文化这些往后看的本事。
最后,我想说:
“
我们有《诗经》的时候,世界上没有英语。
我们有《论语》的时候,世界上也没有英语。
我们有《出师表》、《桃花源记》、《滕王阁序》的时候,世界上依然没有英语。
”
中国古代经典浩如烟海,保存量在世界上无出其右,我们即使读一辈子也读不完。这或许是一种负担,但同样也是一种幸福。因为不管什么时候,在我们的母语之中,仍然有数不清的知识和智慧等待我们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