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妮英评网 雅思托福 学英语的意义:一堂动静结合、学以致用的好课:基于主题意义探究开展英语听说教学

学英语的意义:一堂动静结合、学以致用的好课:基于主题意义探究开展英语听说教学

Do we really need maths 评课

评课教师:石小洁 上海市川沙中学南校

听说教学对初中阶段学生的英语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的听说技能是其读写技能的基础,是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听说教学也是初中阶段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陆沄老师这堂听说课选材自《牛津英语话中国》Level 5A Module 1 Unit 1Do we really need maths?,是一堂清晰实在、扎实系统、动静结合的好课,也为我们如何基于主题意义探究开展初中英语听说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思路与示范。

# 01 #

根据教学内容合理确定主题意义

陆沄老师授课的内容包括两篇听力材料。

其中第一篇材料介绍中国数学家陈景润,通过关注陈景润获得的有趣的荣誉来吸引学生对于数学家乃至数学的关注。本篇材料为对话形式,对话者对于数学态度不同,语言生动简单,学生能够有很强的代入感。

第二篇材料具有说明文特征,解析华罗庚泡茶的两种方法,引入统筹(overall coordination)的概念,以探讨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本语篇中运用不同过渡词说明事件先后或同步的完成顺序,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统筹概念如何运用在日常生活情境中。

依据教材内容和语言学习的需要,教师确定学生探究的主题为: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and practical use of mathematical thinking. Apply the abstract idea of overall coordination into real-life situation.

# 02 #

以主题为主线设计听说学习活动

本堂课中,陆老师围绕主题设计了四项听说学习活动:听前搭建支架、听中获取信息、听后联系生活和交际促进表达。

本节课如果单纯地让学生讨论陈景润和华罗庚泡茶的两种方法以训练听说技能,势必使听说活动之间缺乏关联。因此,陆老师围绕主题设计了相互关联的听说活动,四项活动层层递进,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形成技能、把握内容、深化主题理解。

# 03 #

有效搭建探究主题意义的语言支架

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知识、发展语言技能既是主题意义探究的重要目标,也是主题意义探究的有效保证。教师在听说教学中要把语言知识的学习嵌入到对主题意义的探究之中,有效搭建探究主题意义的语言支架,为主题意义探究奠定语言基础。

本堂课中陆老师利用了图片进行导入,把本课主题和生词同情境直接联系在一起,增强了语言的真实性和形象感,有效地调动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对于初次接触课外教材《牛津英语话中国》的学生而言学英语的意义,以书中两位主人公的图文介绍为引,再通过图片预测听力信息并导入重点词汇,为学生感知语言扫清障碍,且有效地激起了学生了解文本的强烈兴趣,为接下去的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

在听中获取信息环节,陆老师先引导学生通过生活经验预测即将听到的泡茶方法,再通过排序两种不同的泡茶方法学英语的意义学英语的意义:一堂动静结合、学以致用的好课:基于主题意义探究开展英语听说教学,初步理解 overall coordination 的实施方法和意义。在此基础上进行复听,引导学生根据读音完成overall coordination 的拼写,再根据英语和中文释义理解其含义。之后在听后环节联系生活,进一步带领学生体会 overall coordination 的实施方法及其起到的作用。

# 04 #

联系学生生活创设真实探究情境

从听说能力培养来看,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的探究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理解和表达的欲望。在开展探究主题意义的听说教学时,教师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真实的主题探究情境。

在听中获取信息环节,陆老师引导学生解读听力材料中主人公侃侃对数学态度转变及背后原因后学英语的意义,与教师自身建立联系,举例自己在点外卖后分摊费用时使用到数学,并引导学生讨论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

在听后联系生活环节,陆老师引导学生用刚学的统筹方法和连接词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特别是将家中要做的家务和要准备明日的听写结合在一起、给学生出难题,很是生活化,学生不断产出自己的观点,课堂气氛活跃。

陆老师将主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开展内化与运用的交际活动,使学生的学习活动自然融入了主题意义探究之中。

# 05 #

激活学生思维,实现主题意义探究

陆老师改变听说教学中常见的僵化的、缺乏问题情境的教学方式,围绕主题意义精心创设问题情境,以激活学生的高阶思维,深化他们对主题和语言的理解。

在听中获取信息环节,陆老师对两段听力材料进行了个性化梳理和设计,根据学生水平和教学目标,做到合理播放听力、有效处理难点,学生在老师引导着记录笔记、泛听和细听的过程中了解了中国数学家陈景润及统筹的数学概念。在此过程中,陆老师也通过不断的提问,引领着学生深入主题。

比如:陆老师在第二次播放完第一份听力材料并校对完答案后,问道为什么闪闪要介绍陈景润父亲的职业及一颗以陈景润命名的小行星,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得知因为闪闪知道侃侃会对小行星的命名感兴趣、且侃侃的父亲和陈景润的父亲职业相同,说了这些后侃侃势必会对陈景润的态度有所改观,陆老师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知道了如何去说理,也为听后环节的小组活动埋下伏笔。

在交际促进表达环节,陆老师引导学生回到今日两位主人公身上,尝试用今日所学帮助闪闪进一步劝说侃侃,学生跃跃欲试,将今日所学结合自身经验。在听完第一位学生发言后,陆老师还提醒学生侃侃只有 11 岁,需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统筹这一概念。虽然听后环节的产生略显仓促,但这堂课对主题本身的理解不断加深,课堂生成不断涌现,学生也顺着老师搭建的支架操练并得知了数学及其统筹概念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

陆老师整堂课的教学设计符合初中生的实际和教学内容的需要,教学各环节过渡自然,循序渐进的教学设计给学生搭好了支架,这些都保障了教学目标的达成。

整个课堂,我们可以看到,学生一直在运用语言去理解和表达,在理解和表达的过程中,老师不断提问,学生不断地跟着探究主题意义,在非常自然的过程中学生将抽象的数学思维运用到实际生活场景中,在锻炼了听力技巧及问题解决与决策能力的同时,也得知数学思维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总而言之,这是一堂在用中学、在学中用、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好课。感谢陆老师带来这堂课!

Talk about China with Oxford

《牛津英语话中国》

让中国文化融入英语课堂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佳妮英评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