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以下简称“量表”)由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正式发布,并将作为国家语委语言文字规范自今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业内认为,量表的制定旨在为各类英语考试提供科学的能力指标体系和准确的能力标尺,发挥“量同衡”的作用,使考试设计更加全面、系统,考试成绩具有可比性。
然而,量表甫一发布,旋即引起业内关注,甚至引发一定的担忧。众所周知,除了我们熟知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考试之外,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专业八级考试等都是我国公认的英语能力考核方式。那么,该量表与以往的考核体系是什么关系呢?它又会如何考核中国人的英语水平呢?
本文带您关注这一量表引发的相关争议,以及如何解读这一量表。
有关量表:3年多调研完成 共86张能力表格
该量表的调研开始于3年多以前。
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提出要加强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建设,第一次从国家层面对外语考试综合改革提出明确要求。概念,教育部考试中心负责牵头此项工作,汇集国内外专家力量,开展大量实证调研,历时3年多研制完成了本次量表的制定。
据教育部考试中心负责人在介绍“量表”出台意义时表示,世界上对语言能力等级量表的研究已有60多年历史,主要集中在北美、澳大利亚、欧洲等国家和地区。但中国的教育体制、外语教学环境、外语学习者群体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异,这些差异决定了必须开发适合中国国情的英语能力量表。
报中新社道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语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外语考试作为人才选拔和培养的重要手段,一直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外语考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考试之间缺乏统一标准,考试不成体系;二是现有考试对考查语言综合运用能力重视不够,各学段的考试之间缺乏有效衔接,存在内容重复或断档情况;三是中国外语考试的国际认可度不高,不利于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
由此,本次公布的量表依据我国英语学习者能力的实证数据,同时充分考虑各学段的需求,将学习者的英语能力从低到高划分为基础、提高和熟练3个阶段9个等级。量表以语言运用为导向,构建了多层级的指标体系,对各等级的能力特征进行了全面、清晰、翔实的描述,在提升考试质量、推动国内外考试对接、促进多元评价、反馈教学等方面都将发挥积极作用。
总的来看英语等级划分 英语一共有几个等级,量表共有86张能力表格,包括1张语言能力总表、8张分技能总表、8张自评表以及69张分技能表格。
▲量表将学习者的英语能力从低到高划分为基础、提高和熟练3个阶段9个等级
▲能力总表 《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截图
据称,制定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是为各类外语考试提供科学的能力指标体系和准确的能力标尺,使考试设计更加全面、系统,使考试成绩具有可比性,为不同学习成果的沟通互认提供依据,促进各学段衔接,推动外语教育连贯有序发展,促进英语教、学、测协调发展,提升外语学习质量与功效。
各方解读:担忧与建议
不过,量表的发布在规范了外语测评体系建设的同时,也引起了一些担忧和“警惕”。如何既能够避免一些负面效应而又加强其正面意义呢?业内人士也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一旦被招生、升学绑架,就会变味
若确能建成标准统一、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为国内外广泛认可的评测体系则甚为可喜。但同时要防止英语“国标”变成为下一个“奥数”。
发布英语“国标”的目的在于立足国情,对接国际,改变现有考试不全面、不系统、不衔接的局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国际水准、功能多元的外语测评标准和考试体系,更好地服务于科学选才,服务于外语教育教学发展。
需要警惕的是,英语能力考试切不可与“小升初”等挂钩。众所周知英语等级划分 英语一共有几个等级,全民学奥数的风潮之所以屡禁不绝,其根源就是个别地方和学校将考试结果与升学、分班挂钩。而几年前,一个初衷为满足人才市场英语能力鉴定需求的全国英语等级考试,却因与“小升初”挂钩,而变得日趋低龄化,甚至成了“童子军大战”,给中小学生带来沉重负担,直至教育主管部门将其与升学脱钩,这一考试才迅速降温。
对英语能力的评测,一旦被招生、升学绑架,就会变味。一旦英语能力等级考试与升学挂钩,孩子们必定早早备考、反复应试,盲目追求那个远远超出了他们所在学段和年龄段要求的最高等级。这与青少年成长和教育规律背道而驰,也会影响孩子在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的平均发展。(新华社)
防止“为标准而标准”和“产业化”
一方面,要防止为了标准而标准,尽管该标准是国内首个类似的标准英语等级划分 英语一共有几个等级:观察||中国人的英语水平,以后有“统一标尺”了吗?,但是否真的具有强烈的现实需求,还需要市场好好的进行检验才能得到验证;另一方面,更要防止借助推广标准将其产业化,加重英语学习、考试及能力评价的混乱局面。
对英语能力的评测,一旦被招生、升学所绑架,就会变质和变味,我们希望英语“国标”的出台是解决现有市场上存在的乱象,使其朝着更加健康规范的方向发展,而不是成为新产业发展的“助推器”。(中国质量报)
建议不用行政化手段设立全国统一的能力对应等级考试
在中小学阶段,要求全面打基础,是没问题的;进入大学,到了本科生,尤其是到了研究生阶段,学生只要学习各自专业所需要的英语能力即可,比如,没有必要把听说课程规定为理科生的必修课,没有必要把读写高级课程规定为艺体生的必修课。
专业课程和今后工作需要什么样的英语能力,学生就相对应地学习,这就是外语教学规律。实际上,美国的一般民众,也可能只是听说能力强,读,尤其是写的能力根本没有达到我国英语专业的四、八级水平。北京外国语大学的许国璋,复旦大学的葛传槼、陆谷孙等老一辈英语大家,读写能力是公认的一流,听说能力没有达到相应的水平,但并没有妨碍他们在研究领域里达到一流的水平。
从大学生立场来说,我们可以接受《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但能否只是让它作为学术探索,供需要方去参考和研究,而千万不要用行政化的手段,去设立全国统一的能力对应等级考试。(作者蔡基刚,复旦大学教授、上海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来源:中国青年报)
目前进展:研发考试,接轨国外
按规定,本量表自今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那么,目前在做何相关筹备工作?
据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介绍,目前考试中心正着手在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基础上研发英语能力等级考试,为减少重复考试,提升考试系统性奠定基础。具体实施方案正在研究中,一旦确定,会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这不禁令人思考:或许这会迎来一次结构性的英语考试变革?
姜钢说,不同用人单位,或不同类型的学校、不同专业可能在英语能力级别的要求上有差异,对听、说、读、写、译的要求也有差异。而今后的英语能力等级考试将提供的不会再是一个简单的总成绩,而是一份评价报告英语等级划分 英语一共有几个等级,既有分数,也有质的描述,能更全面立体地说明考试者的英语能力。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量表并不是教学大纲,也不是考试大纲,量表的九个等级也并不是对学生的强制性要求。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量表与雅思、托福等国际知名英语考试的对接研究工作也已全面启动,将推动国内外考试的对接互认。其实在2016年,中英两国教育部长已签署了《中英教育合作伙伴行动计划》,由此,雅思和普思成为率先与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开展对接研究的国际英语考试,预计2018年底完成对接。
那么,对于即将正式实施的《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你还有何建议?或者有何期待?欢迎留言参与讨论~
来源:中国考试、现代快报、新华网、长春日报、中国质量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