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暑期托管班的话题持续引发舆论热议,这个暑假到底怎么过?也成了家校之间讨论最多的话题。
学生们感叹,假期未到,“第三学期”已来?家长们担心,孩子在托管班里能学点啥?教师们则疑惑,自己的寒暑假是否还存在?暑期托管,到底怎么管?
多地试水暑期托管,明确不授课、不超前
近日少儿英语托管班,北京市教委发布公告,将由各区教委组织面向小学一年级至五年级学生的暑期托管服务。以街道、乡镇为单位确定托管服务承办学校,学生以就近的原则参加托管服务。暑假托管服务内容包括为同学提供学习场所,开放图书馆、阅览室,有组织地开展体育活动等。不组织学科培训和集体授课。适当收取费用,对家庭困难学生免收托管服务费用。
上海市的爱心暑托班为小学生提供公益性暑期看护服务,从最基本的学生暑期托管到学生作业辅导,进而到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层层递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上海学籍的小学生(不含小升初学生)均可报名,无户籍限制。
再如,宁波市北仑区托管班依托于小学、幼儿园和社区假日学校的三位一体暑期托管体系。托管期间对学生开放学校操场、图书馆、教室等功能室、功能设施。
老师以辅导学生假期作业、带领孩子阅读和体育运动、参加劳动、学习科技知识、培养课外兴趣、拓展课外知识等为主,不上新课,更不超前教学。
学生们第三学期,
老师们取消假期?
在各地暑托政策出台后,不少网友表示,担心暑托班会挤压孩子的暑假时间少儿英语托管班:暑期托管班来了,甚至成为“第三学期”。还有网友表示暑托班的开办少儿英语托管班,也让老师们失去了利用暑期休息和“充电”的机会。
对此,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各地的暑托服务政策都是基于自愿原则,给家长特别是低龄段孩子家长一个选择的机会,因此,托管只是假期生活的一种选择,开展暑期托管并不等于取消孩子们的暑假。
在专家看来,暑托班是否等于“第三学期”主要取决于各地对于暑托班的功能定位。“如果交由学校提供托管服务,且假期时间都在学校的话,暑假托管很可能成为‘第三学期’。如果依托社区、学校外部资源以及志愿者开展托管服务,那暑期托管将具有更多的社会属性。”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
那么,暑托班的到来,是否变相取消了教师的假期?其实,从目前各地实践情况来看,暑托班的场地并没有局限于学校,辅导老师来源也较为多元,诸如社区干部、社工、大学生志愿者、退休教师等都有参与。
熊丙奇分析,归根到底,假期是属于教师和学生自己的,假期时间应该交给教师和学生自主安排。
暑期托管
绝非一托永逸
暑期托管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假期期间孩子无人看管的状况。但暑托班不能“一托了之”,不少家长担心,在托管过程中孩子的安全责任、心理健康都需要有更细致的配套监管政策。
对于暑托班与家庭教育的关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殷飞对媒体表示,暑托班只是家庭教育的一个补充,不能代替家庭教育。家长要让孩子在暑假期间参与家庭生活劳动,孩子学会订计划,学会自主安排,培养自我管理的习惯和能力,这是暑假很重要的功能。
储朝晖认为,暑托班只是一种兜底服务,主要还是适合低年龄段孩子。“年龄更大、独立性更强的孩子,还是应该利用假期更多参与亲近自然、了解社会的一些活动,而不是放在托管班里。”
针对舆论对于家长在校外培训和暑期托管之间的选择,不少专家都表示,社会要对中小学生减负有更清晰的认识。
熊丙奇说,不改革单一的分数评价体系,而是把所有学生都纳入一个跑道比拼的竞技化教育环境中,通过整顿校外培训机构,以及开展平时和暑期的课后服务、托管服务少儿英语托管班,都只是治标,而不治本。(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