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家长留言称:“孩子马上要上小学三年级了,都说三年级是一个分水岭,同事都在给自己的孩子报各种课外辅导班,我想给孩子报辅导班,又怕孩子压力比较大,看网上很都在说,要让孩子另辟蹊径,找到孩子的独特竞争力,到底该怎么做?要不要给孩子报辅导班感到很焦虑?
2020年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雅思辅导班多少钱,打工人都感觉到了内卷。
在校大学生都很迷茫,不知道自己的出路在哪里?家长也很焦虑,不知道孩子的未来在哪里?
之前在网上看过一个视频,一位985院校的学生分享了自己在校的经历,刚进入大学的时候,原本自己已经很努力了,后来才知道你的同学,自己的室友比自己更努力。
他在大一的时候,每天早上6:30起床,本来以为自己已经起的很早了,到了教室才发觉已经有一半的学生已经到教室了。
看同学都在刷四六级,他也决定六级一定要考出一个高成绩,让简历更漂亮一些,但后来发觉好多同学都在考雅思、托福。
大学生内卷化
80后、90后们也并不容易。
有很多80后、90后的家长们,好不容易杀出重围,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事业有了起色,但又面临孩子教育的问题,到底要不要给孩子报辅导班?什么时候给孩子报辅导班?
从表面上来看,这确实是因为很多大学生和家长找不到自己的定位,看别人在做什么自己就做什么。
看别人考四六级,自己也考四六级,看别人考雅思、托福,自己也开始考雅思、托福,看别人给孩子报兴趣班,自己也给孩子报兴趣班。
所有的人都显得盲目的从众,所有的人都很累,但都找不到答案。
焦虑的家长们
因此,就有一些教育专家告诉你,要接受孩子的平凡,家长要找到孩子的竞争优势。甚至某些知名的自媒体更是发出来人生三问,我是谁?我为什么要学习?我清楚自己每天都在做什么吗?
还有一些教育专家给出了建议:一是,让孩子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二是,找到自己的独特优势。
但这些建议真的能够解决当前的教育困境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家长为什么焦虑。
1、教育内卷化的本质
2020年“内卷化”这个词成功出圈,成为一个网络热词。
什么是内圈?
说的简单的一点,就是蛋糕做不大了,所有的人都在抢有限的蛋糕。
资源有限,所有的人都在争夺有限的资源,那么投入越来越大,产出肯定会越来越低。
如果你真正理解清楚了什么是“内卷”,你就能够看懂当前为什么家长会比较焦虑?
这主要是由当前的高考模式决定的。
首先高考是典型的零和博弈,一是考试内容是固定的,二是录取人数基本是确定的。
高考
不论是国内的经济学家还是国外的经济学家,现在基本已经达成共识,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经济40多年的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人口红利,说的直接一点就是,劳动力占总人口的比重比较大。
柏杨的散文集中有这样一句话,人多好干活,而下一句是人少好吃馍。
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有优势就会有劣势。
人口多在发展经济时是优势,但是在分配资源时雅思辅导班多少钱,可能就是劣势。比较典型的就是高考。
分配资源首先要保证的就是公平。
而目前,国内不同地区的教育水平发展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要保证考试形式上的公平,就必须提前确定好考试范围。
之前,教育部每年都会公布考试大纲,最近虽然不再公布考试大纲,但考试范围仍然是固定的,高考中考试98%以上的知识点都是来自课本。
另外,有学者做过一项统计,三四十年前,高考中学生要掌握的知识点,在现在的高考中仍然是重点知识。
也就是说考试形式变来变去,但考试的内容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高考
说完了供给端,再来看下需求端,那就是高考的招生人数。
在所有人的印象中,大学在不断的扩招,网上确实有很多数据能够支撑这项结论。
但如果你对教育比较关注,肯定也知道中国科技大学每年的招生人数其实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甚至最近几年还在小幅度缩减招生规模。
中国科技大学并不是一个特例,它背后代表的是“精英化”的985院校,这些院校最近几十年招生人数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真正扩招的主要是民办高校和一些地方普通本科院校。
下面是网友梳理的985院校招生人数变化,这份数据也支持了这一结论。
985院校招生人数变化(图片来自网络)
从逻辑上也能推断出来,名校是不大可能大规模的扩招,稀缺其实就是精英的另一种表述。
普通本科院校大幅度的扩招导致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越来越弱,想要提高就业竞争力那只能够报考211、985院校。
蛋糕就那么大,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分蛋糕的行列当中,竞争自然就会越来越激烈。
如果你不理解高考的了解,那你肯定熟悉奥运会。
奥运会的项目基本都是在有限范围内竞争,就拿百米赛跑来说,你要打破纪录,可能需要10年甚至20年的努力。
比如在1991年时美国的刘易斯以9.86的成绩打破了记录,而在2008年时该项纪录的保持者博尔特的成绩是9.69。
高考
在一项赢家通吃,只有胜负之分的比赛当中,越往顶部走难度肯定越来越大,这就是“高处不胜寒”的道理。
看懂高考背后的逻辑之后,你就会明白,一些教育专家提出的让孩子差异化竞争雅思辅导班多少钱:找到孩子的独特优势,接受孩子的平凡,真的能缓解家长的焦虑吗?,让孩子认识自己,真的不能够解决家长的焦虑。
2、让孩子另辟蹊径真的那么容易吗?
退一万步讲,如何帮助孩子认识他自己,这肯定需要不断的尝试,但时间有限,不是每个人都有时间有精力,有资源,把自己的兴趣爱好都尝试一遍。
“认识你自己”,“做最好自己”的教育理念,面临的最大风险还不是花了大量的时间和资源,而是孩子错过了发展的黄金期,最终一事无成。
龙应台在自己的散文中就曾写过这样一个例子。
她在德国遇见一个画家,这个画家从小喜欢画画,在自由的氛围中成长,他一会学翻译,一会学做锁匠,一会又学木工,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找到工作后又失业了,41岁的时候仍然在失业。
一事无成的悲剧
再来分析一下第二个建议,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独特性,寻找独特竞争优势。
某位专家还总结了一句精辟的话:不幸的人都走在别人的路,而幸福的人都在另辟蹊径。
其实,想让孩子发展一个兴趣爱好非常容易,但兴趣爱好是不值钱的。
要想把兴趣变成独特的竞争优势,必然会面临激烈的竞争,任何一个兴趣点,要想成为特长就必须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源。
就拿绘画来说,想通过训练,掌握绘画技巧非常容易,但要通过画画养活自己,那么天赋、师傅、努力缺一样都不行。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所有被证明可行的另辟蹊径,其实竞争都超乎你的想象,只不过是你不知道而已。
因此家长不要相信所谓的,真正优秀的孩子都在另辟蹊径,要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竞争力,让孩子认识他是谁?这种打着“知识旗号”的心灵鸡汤。
面对教育“内卷化”的三点建议
家长首先要明白一点,焦虑是成本最低的方式。
如果所有的家长都不焦虑,那就证明自己家的孩子连机会都没有了,你能做的只能是认命。
教育
其次,应试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筛选机制,千万不要让孩子被应试教育淘汰掉。
不要让孩子被应试教育淘汰了,不单是说,孩子要考出好成绩,而是不要让孩子被应试教育扼杀了。
现在我们的经济发展是要发展更要质量,其实,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也应该是要成绩也要成长。
学校就是一个竞争的环境,父母把孩子送到学校,就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在家里父母要给予孩子更多的爱,要关注孩子未来的成长性。
比如说要关注孩子的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思考能力的培养。
如果只关注孩子的能力,而不关注孩子的成绩,那么这个孩子最将一事无成。
选择
最后想说的是,教育是一道选择题。
真正差异化的竞争,不是关注成绩还是关注能力?也不是培养孩子的音乐爱好,还是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而是父母要有长远的战略思维。
而有战略就有取舍,父母要根据有限的资源来确定是优先关注孩子的成绩?还是关注孩子的成长性?
比如,前面这位家长的问题,孩子现在的学习成绩是什么样的状态?家庭的经济状况如何?报完辅导班之后,能达到什么效果?孩子对辅导班排斥还是不排斥?
如果孩子自己的竞争意识特别强,不愿意被其他孩子超越,孩子自己也想上辅导班,那么父母肯定要尽全力支持。
而如果孩子学习已经非常累了,TA也非常排斥上课外辅导班,家庭条件也不允许,那么这种情况,让孩子上辅导班,很有可能就是给孩子的成长增加了一笔“负资产”,孩子的成绩提上来了,但孩子的学习兴趣却被扼杀了。
我是“李小汪老师”—分享学习方法,关注教育时事雅思辅导班多少钱,指导升学规划。
您是怎么看待有些教育专家的建议:要让孩子认识他自己,找到自己的独特竞争力?
#技能改变人生##教育微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