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昨公布高考改革方案
高中不分文理 英语可考两次
浙沪今年高一新生参与高考改革试点
□本报记者 纪驭亚 金丹丹 郑司琪
高考将不再考英语?高考改革将从2017年开始?近一年多来,有关高考改革的话题始终保持着相当的热度。昨天,高考改革的大方向终于尘埃落定。昨天上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这也是恢复高考以来最为全面和系统的一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作为试点省份,浙江将从2014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实施高考综合改革。记者了解到,我省的高考改革实施方案预计一周后发布。
方案聚焦
昨天公布的《实施意见》,对高考的内容、形式、录取、管理等环节进行了全新设计和部署高考英语零基础逆袭,其中不分文理科、取消艺体特长生加分等10项变化备受关注。
变化1
【不分文理科
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按照全国绝大部分地区的现行高考制度,学生主要按文理分科,考察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外加文科综合或者理科综合的成绩,也就是大家所说的3+X。这些科目相加所得总分,即是高校招生时的最主要依据。
而根据《实施意见》要求,为了增强高考与高中学习的关联度,高中将不再分文理科,而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分值不变)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而其中,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简单来说,就是高考总成绩=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数外(外语可考2次)+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14门随学随考,学生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中自选3门成绩计入总分)。考生在报考时,只需根据报考高校提前发布的招生报考要求和自身特长。
【高考计分3+3
自选科目看特长】
增强高考与高中学习的关联度,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
【学业水平要测试
综合素质入档案】
学业水平考试主要检验学生学习程度,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考试范围覆盖国家规定的所有学习科目,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按国家课程标准和考试要求组织实施。建立规范的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突出表现,注重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主要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特长、社会实践等内容。
【取消艺体特长加分
省级加分不通行】
大幅减少、严格控制考试加分项目,2015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地方性高考加分项目由省级人民政府确定并报教育部备案,原则上只适用于本省(区、市)所属高校在本省(区、市)招生。
【回归全国统一卷
异地高考更有戏】
2015年起增加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改进评分方式,加强评卷管理,完善成绩报告。加强国家教育考试机构、国家题库和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建设。
【自主招生后进行
联考培训要取消】
2015年起推行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申请学生要参加全国统一高考,达到相应要求,接受报考高校的考核。试点高校要合理确定考核内容,不得采用联考方式或组织专门培训。
【高职院校搞“特招”
职业技能是必考】
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与普通高校相对分开,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中职学校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参加文化基础与职业技能相结合的测试。普通高中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参加职业适应性测试,文化素质成绩使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学生也可参加统一高考进入高职院校。2015年通过分类考试录取的学生占高职院校招生总数的一半左右,2017年成为主渠道。
【录取不再按批次
双向选择机会多】
推行高考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方式。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改进投档录取模式,推进并完善平行志愿投档方式,增加高校和学生的双向选择机会。2015年起在有条件的省份开展录取批次改革试点。
【校长签发通知书
录取结果可申诉】
高校可通过聘请社会监督员巡视学校测试、录取现场等方式,对招生工作实施第三方监督。建立考试录取申诉机制,及时回应处理各种问题。建立招生问责制,2015年起由校长签发录取通知书,对录取结果负责。
【绿色通道再拓宽
寒门学子不用愁】
继续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在东部地区高校安排专门招生名额面向中西部地区招生。部属高校要公开招生名额分配原则和办法,合理确定分省招生计划,严格控制属地招生比例。2017年录取率最低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从2013年的6个百分点缩小至4个百分点以内。继续实施国家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由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部属高校、省属重点高校要安排一定比例的名额招收边远、贫困、民族地区优秀农村学生。2017年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进入重点高校人数明显增加,形成保障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长效机制。
变化2
变化3
变化4
变化5
变化6
变化7
变化8
变化9
变化10
官员解读
2017年全面推进高考改革,如何体现百姓诉求?昨天,教育部负责人就一些社会关注的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保持现行制度稳定
着力解决择校、加分造假等问题
问:这次改革的总体定位是什么?
答:总体定位是,促进公平、科学选才。30多年来,我国考试招生制度不断改进完善高考英语零基础逆袭,这一制度总体上符合我国国情,权威性、公平性社会认可,但也存在一些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主要是唯分数论影响学生全面发展,一考定终身使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区域、城乡入学机会存在差距,中小学择校现象较为突出,加分造假、违规招生现象时有发生。因此,这次改革在保持现行考试招生制度稳定的基础上,着力解决突出问题,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更好地科学选拔各类人才,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
重点高校定向招收“贫困生”
不再让“寒门难出贵子”
问:如何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机会?
答:由于城乡基础教育水平存在差距等多种因素,农村学生考上重点高校的比例相对较低。今后将继续实施国家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由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这项计划2012年开始实施,当年安排1万名高考英语零基础逆袭:高中不分文理 英语可考两次浙沪今年高一新生参与高考改革试点,2013年扩大到3万名,2014年扩大到5万名,覆盖22个省(区、市)的832个贫困县。部属高校、省属重点高校还要安排一定比例名额,专门招收边远、贫困、民族地区优秀农村学生。力争到2017年使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进入重点高校人数明显增加,并形成保障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长效机制。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一年两考
覆盖所有科目避免偏科
问:为什么要推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答: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程度、避免严重偏科的一项制度设计,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今后学业水平考试范围覆盖国家规定的所有学习科目,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按国家课程标准和考试要求统一组织实施。各地要合理安排课程进度和考试时间,创造条件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同一科目参加两次考试的机会。2014年,教育部将出台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指导意见。
建立学生综合素质档案
综合素质评价程序公开防“注水”
问:如何确保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规范有序、真实可信?
答:这次改革的重点是更好地规范评价的内容、程序,确保内容客观真实、程序公开公正。一是建立规范的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突出表现,注重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主要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特长、社会实践等内容。二是严格程序,强化监督,确保公开透明,保证内容真实准确。三是各省(区、市)制定综合素质评价基本要求,学校组织实施。2014年,教育部将出台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导意见。
高职院校相对分开招生
“文化素质+职业技能”
问: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如何进行?
答:根据改革方案,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将与普通高校相对分开,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中职学校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参加文化基础与职业技能相结合的测试;普通高中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参加职业适应性测试,文化素质成绩使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高考英语零基础逆袭,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学生也可参加统一高考进入高职院校。2015年通过分类考试录取的学生占高职院校招生总数的一半左右,2017年成为主渠道。
(原标题:高中不分文理 英语可考两次浙沪今年高一新生参与高考改革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