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除非有外来者带来其他领域的知识与经验,任何一个领域都不可能大幅度进步。
2.自证预言:当人们相信某件事情会发生(事实上那件事情原本并不见得会发生),那么此事最终真的会发生。自证预言的运作机理颇有些令人迷惑:好事儿很少心想速成,坏事往往却竟然可以无中生有。但也不是不能解释清楚:也许这也与人类大脑中根深蒂固的“恐惧情绪”心理有关。相对来看,喜悦会使一个人停下行动去享受喜悦,而恐惧却恰恰相反,会引发一个人马上采取行动去避免危险——尽管有的时候事与愿违(不客气的讲,出于恐惧的决策几乎总是事与愿违)。摆脱这种“诅咒”的方法不是每天告诉自己“人一定能成功!”——仅仅告诉自己“我一定能成功”也挺学学浪费时的,因为他根本没用——这也是我为什么认为肤浅的成功学不靠谱的原因。正确的方法量忘记这件事,不再花时间去想它——随它去。我给学生的建议是,如若你一不小心想到了这件事儿那就哼披头士的那首歌”Let it be“。哼一会儿,干活去就是了。
3.教育实际上是自己的事情。自己早一天觉悟,就早一天挣脱枷锁,就多一天的自由。自由是有快感的,尤其当你解脱之后,看到身边有无数人被自己的诅咒所禁锢的时候,那种对别人没有恶意、对自己感到庆幸的快感,将使你更加珍惜得之不易的自由。
4.母语习得过程中,小孩是先学会听说,后学会读写的。
5.老师的力量是相当有限的。
6.真正文明的人,是不会嘲弄别人的。文明的人可能处于愤怒而说粗话、脏话,但他们不会随便骂人,更不会随意嘲弄他人,因为他们早就学会了建设性批评,也懂得尊重他人尊自己。只有不文明的人才他人。随意嘲弄他人的人是可耻的,随地吐痰更不文明。凡事做得好的人,也很难去嘲弄他人。因为他们都知道做好一件事究竟有多难——他们自己亲身经历过。
7.重塑自己的语音,应该从“改建“或”重建“自己的语音过滤器开始。我们必须重新习得对目标语音所使用的语音识别能力。因为人们很难说清自己分辨不清楚的语音。去报各种各样的口语培训班往往除了心理安慰作用之外并没有太多实际的帮助。最有效的方法其实是零成本的——大幅度提高听觉输入量。
8.“是否听懂“在这里并不重要,大幅度提高听觉输入量的目的在于重建语音识别能力生活英语口语900句,重点并不在于文字理解能力。
9.一定要学会音标。
10.良好的沟通需要思考能力——你最好有能力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组织能力——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效果可能全然不同;观察能力——基本的情商总该有吧?要看什么人说什么话,或者起码需要调整说话方式;文字理解能力——不仅要听懂人家说的话究竟是什么意思,有没有什么言外之意;最好还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就算你语音地道又怎么样呢?若是你缺乏基本知识《人人都能用英语》摘抄,谁愿意跟你只是打打招呼聊聊天气,而后就不知所云?
11.可怕的并不是不会说,而是没什么可说。
12.浪费生命的重要原因——要求过低:大多数人对短期收益要求太高,对长期收益要求太低。
13.朗读是语文老房教育的最古老、最普及、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训练方式。
14.朗读有助于提高文字理解能力。
15.朗读训练会潜移默化地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6.朗读训练可以提高语言文字记忆能力。
17.朗读训练能够提高表达能力。
18.朗读训练可以提高语言模式识别能力。
19.之所以朗读是提高“理解能力“的最基本方法,是因为当一个人可以流利地朗读一个句子的时候,即意味着他正在完成对这个句子的”拆解“与”重组“的过程——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信息通过眼睛输入,经过大脑识别、理解、处理之后又运用口腔的种种器官形成正确的声音,而后又通过耳朵反馈大脑;而与此同时,大脑在一刻不停闲进行各种处理过程:句子成分都有哪些、哪几个字词构成什么样的成分。这些成分各自是什么意思、成分之间的关系究竟是什么、这些成分组合起来又构成什么样的含义,等等。
反过来也一样,如果阅读者面对一个语法正确,逻辑严谨的句子竟然不能把它流利地朗读出来,就说明阅读者“拆解”有误或者“重组”有误。重新把句子结构与成分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都搞清楚之后,句意也就明朗了,读都来自然就顺了;而后再把句子多读几遍——其实就是“通过重复练习理解过程、巩固理解能力”了。
20.儿时的文字训练影响一个人一生的思考能力,进而影响一生的生活质量。
21.高级思维活动依赖概念(而非词汇本身)的理解、组织、扩展、重新理解、重新组织、进一步扩展和进一步运用。词汇量等同的人之间概念量却可能存在巨大的差异。不仅概念量有差异,每个人对每一个概念的理解程度也同样存在各式各样的差异。人与人之间概念量差异大到一定程度之时,哪怕在使用同一种语言的情况下都全然无法沟通。
22.清楚地理解每一个遇到过的概念,是最为省时间高效率的生活方式。注意,这个习惯不仅仅影响学习,而事实上,它会影响一个人的生命过程。因为人毕竟是必须是依赖思考才能做出决定的动物。而每一次决定。每一次判断,都依赖对过往存储在自己脑中的各种各样之间关系错综复杂的概念的有效处理过程。
23.不要过分迷信词典,任何语言的词典编纂,某种意义上来看都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因为很多词其实根本不可能用其它词去解释清楚。
24.无论如何生活英语口语900句,一定要迅速搞定语法。
25.拿来一本语法书,应该先把它想象成地图。
26.人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有例外的规则无处不在”,而相反的“没有任何例外规则”相对要少很多。
27.做替换练习是掌握语法知识的最有效的方法。
28.反复通读至少一本语法书,学习外语的真正难点在于母语和外语这两种语言之间的非一一对应这处。
29.做人可以不老实,学习不老实就非常不划算。
30.读书一定要慢,因为只有慢读才能细品。读书与赶路不同,对赶路的人来说,,几乎只有终点才意味着一切;如果赶路的人流连路边的风景或者纠缠沿途的遭遇,那他就可能无法到达终点甚至误入歧途。然而读书却并非如此,如若读书真的像是赶路一般,那么打开书直接读最后一句岂不是更好?
31.读书,就要读好书;读好书就不能随便翻翻。
32.好快读一遍是不够的。读书人最大惊喜往往来自反复阅读中的’‘偶然“发现。阅读会刺激思考,思考进而会改变阅读的质量,两者会相辅相成,相生却永不相克。这个过程几乎可以清楚地体会到多巴胺的分泌,难怪中国古人说”书中自有颜如玉“生活英语口语900句,外国人说”Reading is better than sex”。
33.市面上各种各样关于“快速阅读”的神话,其实都非常不靠谱。人不相信那种靠改变眼球运动方式提高阅读速度的理论。因为速度的瓶颈根本就不在于“输入方式”,而地于“理解能力”。我也决不相信“快速阅读”能靠一个什么“补习班”就可以解决——我相信阅读理解速度只能通过积累提高。
34.各种快速阅读理论都有一个共同的缺陷,他们假定所有的文字都是格式化的——事实上这绝对不可能。只有格式化的数据才能批处理,这是每个程序员都懂的道理。可问题在于,知识不可能是格式化的,有的简单,有的复杂,有的恰恰因为简单而难以理解并加以应用,而它们之间又相互关联,有着复杂的依存关系。想用一套简单的模式处理所有的数据,这愚昧的痴心妄想。积累阅读量是提高阅读理解速度唯一方法:读书多的人读书快。尽管好像人们更愿意相信这句话的反方向:那是“因为读书快所才读书多”。
35.一个人的阅读量积累越多,他的阅读理解能力就越强,进而阅读速度就越快,进而阅读量更容易积累,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36.追求完美本身没什么错,但是一方面追求超乎寻常的完美的同时另外一方面与所有人一样缺乏耐心,就是注定失败的必杀技了。大多数人就是这样”眼高手低“——给自己定下不可能达到的目标,却又不肯付出持续足够久的努力;甚至有一些人先是陶醉于自己的”远大志向“,碌碌无为许多年之后又可以把”远大”作为自己尚未成功有正当理由——可真是一举两得。其实,无论多简单的事情对眼高手低的人来说都无比困难,因为这样的人干脆就是个废物。
37.学习一门外语最大的公用莫过于增加一个不一样的信息获取渠道。
38.一切都靠积累。
39. 最好的、最有效的是最朴素的方法:通过大量阅读积累词汇,通过频繁使用消化词汇。
40.为了学好外语,一定要修炼好母语。
41.没有人从一开始就能做到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