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加油
✦✦
胡 艳:
2019级会计硕士(会计与财务精英方向班),爱好音乐、主持。曾获南京大学校级优秀学生,广东省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先进个人,上海财经大学新生入学奖学金等荣誉。先后任职于广州贸促会,汇鸿集团、中兴软创,2019年迁居上海,现就职于陆家嘴集团财务部。
胡艳本科就读于南京大学国际贸易专业,2010年毕业后开始从事投资相关工作,由于工作需要,她开始零基础备考CPA,而且越学越觉得感兴趣。心理学中有个词叫做流体验,就是做某件事情本身让你觉得愉悦,有获得感。胡艳认为“财务会计是一门分类的艺术,也是一门信息表达的技术,把企业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表达在了不同的科目里,最后呈现在报表中,我觉得也许是从中获得了流体验。”考完CPA后胡艳感到单纯的考试做题,缺乏对会计深层次的理解和扎实的理论基础,于是决定报考上财MPAcc专业并成功上岸。
在大家积极认真备考复试之际,我们有幸邀请到了胡艳学姐为我们分享自己的备考经验和在上财学习的一些感悟,希望给追梦路上的你一点鼓励和帮助!
关于复试备考,胡艳认为需要注意的有以下几点:
关于时间安排:计划每个人肯定都会有,但更重要的是保持自律、坚持执行。规划制作上要平衡好事业家庭和学习,“我当时工作日每天备考2~3小时,周末抽两个半天,其余时间陪小孩。”
关于专业课复试:复习时胡艳常用思维导图总结每一章的知识点,这有两个好处,一是有利于最后冲刺阶段的复习,简单知识看思维导图就可以了;二是有利于把握全书框架和重点知识,复习并不全是题海战术,还要理解定位每一个题目背后的考点知识,融会贯通才能百战不殆。
关于面试:首先,保持着装整洁,态度礼貌,沟通中不打断老师讲话,如果老师对你的回答有不同意见,可能是压力测试,不用表现很着急,有理有据讲好自己的观点即可;其次,平时多关心时事和新闻热点;最后,考前每日练习英语口语。另外,面试中也会问到专业题,结合专业课复试一起准备即可。”
胡艳毕业后有七八年是在企业的投资部门工作,涉及境内外子公司的投资管理、分拆、并购等等。最近两年工作变动比较大,随着对会计学的兴趣加深,她已不再满足于书本知识,“纸上得来终觉浅”,总想实操一番,所以2020年开始转到财务领域实践,目前在一家国有企业的财务部门工作。
关于如何平衡学习、工作和家庭,鲁迅先生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在安排学习时间上,自律是关键,如果定好晚上8点-10点是学习时间,那么剩下的就是严格执行。“学习方法上,我会更注重知识框架,从框架入细节,再从细节跳出来复盘框架。我习惯在书旁边写下自己的理解,也喜欢利用思维导图工具理清重点。”
人生难得双全法,此心安处是吾乡。人的时间精力总是有限的零基础英语口语课程,胡艳认为要设定合理的目标,做好时间管理零基础英语口语课程 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胡艳:怀揣热爱,奔赴山海,也要在平衡中学会取舍。读书这件事情真的是博观约取,厚积薄发,会计这门学问尤其如此,有太多的细节和知识点要掌握,需要有足够的积累。
除了读书之外,胡艳还喜欢音乐零基础英语口语课程,口琴、竖笛、钢琴、古筝都会一些,学生时代也做过主持。最近几年听西方古典乐,比较偏好巴洛克晚期和古典主义时期的作品,贝多芬是她的偶像。培养兴趣爱好其实不是一件功利的事情,但确实会有一些益处,在她心情低落或者压力大的时候会听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咏叹调和我们国家的民乐《山居吟》,这些慢节奏、超脱世俗的作品会让人沉静。而且想一想贝多芬遇到的人生困难零基础英语口语课程,胡艳就觉得自己所面临的挑战简直不值一提。
“在上财为期两年半的学习也即将结束,上财是个踏实做学问的地方,老师们都是学富五车。上财也很注重提高学生的视野,不仅希望学生们学好会计学,也希望学生对经济学、金融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学科有所涉猎。学院不仅设置了丰富的课程,而且在课外举办“最佳分析师”系列讲座,邀请像国泰君安研究所所长这样泰斗级的分析师来跟大家讲证券分析的方法,开阔我们的眼界,让人受益匪浅。”
在胡艳的理解中,“厚德博学”是“经济匡时”的基础。不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德行和人品为先,重公轻私,心胸宽广,谓之“厚德”。作为会计专业的学生,仅仅局限于对本专业学得精是不够的,“博学”是要学得宽、学得久,除了学习跨专业的书本知识,更要学习社会知识。“经济匡时”是“厚德博学”的目标,为时代的发展添砖加瓦,为国家强盛奉献力量,是公民的责任,也是当代青年读书学习的现实意义。胡艳表示,“毕业后我也将谨记校训,从身边小事做起,关心国家大事,持续学习,积累阅历。千千万万的个人推动组织发展,千千万万的组织推动时代进步,面对这样一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时代,作为上财学子应当勇于立潮头,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
行百里者半九十,现在是比坚持和耐力的时候,希望大家在最后冲刺的日子里,稳扎稳打不放松。风雨后见彩虹,相信我,上财的彩虹比你想象的更美,期待你们的到来。
供稿 | 胡艳(学)、李英梅、潘雪
供图 | 胡艳(学)
编辑 | 李英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