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子,一位外国博主来到人大附中的校园,随机采访路过的中学生,测试一下他们的英语水平如何。结果视频中所有的学生都能流利地用英文与主持人交谈学好英语口语简单吗,但却只给自己的英文水平打出5-6分(满分10分)。
在主持人表示惊讶时,一个男学生说:“Self evaluation is very essential for us,and we cannot over appreciate our English skills……”
听着他们脱口而出的高级词汇,看着他们游刃有余的气场,难免有些自闭学好英语口语简单吗,至今仍然处于低气压状态。
从未如此深切地体会到,自己可能已经输在了人生的起跑线之上。
1
据说,视频里英语特别流畅和自然的学生,全部来自于人大附中的ICC,也就是传说中的国际部。这些孩子大多数家境十分优越,从小就读国际幼儿园,小学就开始上英语口语班,还能请专业外教来家里辅导,更少不了放寒暑假时出国游学,所以才练就了一口堪比母语的英文口语。
可以有人说,英文口语的水平,最能反映出一个学生的家境。
到了一般的学生寒窗苦读拼杀高考、千军万马创独木桥时,国际部的学生已经在家长的帮助下,申请好了国外的大学。其中特别优秀的,还有机会进入美国的常春藤名校。
几年之后,这些毕业生可以先在国外名企实习或者工作一阵子,镀金之后再回国。他们拿着金光闪闪的简历进入国内大厂,开启了事业快车道。
虽然这几年,海归的身份不如以前那么吃香了。但他们流利的英文水平,国外大企业的工作经历,坦然自若的气质和风度,仍然可以帮他们成功地踏出职场的第一步。
相比而言,苦出身的“小镇做题家”,却往往少了这份自信与从容。
从小面对书本和考试的他们,不但缺乏这份阅历和眼界,相对来说与人交流的能力也稍显欠缺,在职场中显得有些缩手缩脚,尤其是需要与人交际的岗位,就更是劣势明显。
2
最近看了一部日剧叫做《东京男子图鉴》,是前两年大火的《东京女子图鉴》的兄弟篇,其中将日本社畜的生活刻画得入门三分。
男主角出身于东京周边小城,却总喜欢自称为“东京出身”,但他在面对真正的东京土著时,心里的自卑感却藏都藏不住。
他遇到了一位典型的“精英女性”,她在外资银行工作,操着一口流利的英文,看起来就是那种出身于中上层家庭,从小在国外读书的孩子。所以她一毕业就可以直接进入日本名企,拿着远高于同龄人的高薪,仿佛从小到大都一直都是天之骄子。
但在剧情发展到后半段时,才知道这个女孩子在工作前从来没有出过国,她为了进入外资银行,在毕业前苦练了英文和口语,因为她也很不服气社会上推崇“海归”的风气,才要拼命地证明自己并不比海归差。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中日不同的职场,却有着同样的焦虑感,职场人也都有着相似的不服与骄傲。
或许,我们大可不必纠结于人大附中学生的超强英语能力,而可以在这位“精英女性”的职场路中获得启发——在起跑线上失去的,我们努力在赛程中赢回来。
3
剧中还引用了《伊索寓言》里的一个故事,来描绘不同的职场人性格。
有的人像蟋蟀,跳得又高又远,吸引了无数目光,却不懂得在夏季里累积食物,才会在冬天来临时冻得瑟瑟发抖。
而有的人则像蚂蚁,他们默默无闻地努力工作,即便一路上没有收获太多掌声,但总是在不断地前行。
如果稍有不慎,蟋蟀就会被蚂蚁超过了。
在真实的职场中,我们时常能看到那些拥有光鲜亮丽简历的人,往往眼高手低,在激烈的竞争中败下阵来。尤其是在面临职场的“35岁门槛”时,很多起步很好的职场人却一脚踏空,困在瓶颈里进退两难。
反倒是很多踏踏实实的职场人,在默默前行时修炼出了不可多得的职场竞争力,最终登上了事业发展的另一个台阶。
这当然并不是说,出身优越的海归都像蟋蟀,而小镇做题家都是勤劳的蚂蚁。
也有许多高考学霸进入大学之后就完全放飞自我学好英语口语简单吗:看了人大附中学生的英语水平,才知道什么叫输在起跑线上,在职场上也并没有步步为营,而是靠着名校的光环啃老本。这种“啃老”学好英语口语简单吗,本质上和富二代的“啃老”并没有本质的差别,都是困在之前的功劳簿上不肯向前一步,以往的成就反倒成为了束缚自己的茧。
而很多富二代,却不愿意受到上一代人的荫蔽,他们在你看不到的地方默默努力,把自己的事业经营得有声有色。
职场之路既漫长又艰辛,出身优越的人赢在了第一步,高考学霸赢在了第二步,职场开局良好的人赢在了第三步,但未来的任何一个时刻都可能是胜负点,未到终局,不必太早下断言。
在职场中,起跑点、努力和运气都很重要,只要找准了目标持之以恒地前进,任何人都有机会成为让众人艳羡的职场锦鲤。
4
而脉脉刚刚结束的“职场脉锦鲤”活动,就可以说是“努力与运气同样重要”的最新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