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妮英评网 英语口语 学外教口语的好处:山村学校的双师课堂带来外教口语课

学外教口语的好处:山村学校的双师课堂带来外教口语课

(河南卢氏县马耳岩小学)

从三门峡市沿秦巴山系秦岭余脉驱车150多公里山路,才会到达河南省卢氏县马耳岩小学。这是一所只有6位老师、48名学生的山村学校。在整个卢氏县,这样的学校不在少数。据当地教育局统计,卢氏县共有教学点199个,其中一师一校教学点93个,散布在大山深处,属于当地教育最为薄弱的一环。

马耳岩小学的现状并非个案。根据去年12月发布的《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6》,2015年全国共有不足100人的乡村小规模学校111420所,占乡村小学和教学点总数的55.7%。全国不足10人的乡村校点达3.39万个。

报告发布时,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邬志辉曾判断,未来一段时间,因城镇化、学校布局调整以及城乡教育质量差距等,乡村小规模学校数量可能会持续增加。

(学校所在的村子样貌)

生源不足、师资匮乏、课无法开足是小规模学校普遍面临的困境。马耳岩小学同样受此困扰。随着教育信息化硬件的铺设和网络的接通,当地教育部门正在力推网络直播课下双师课堂模式,为山村学校带去音乐、美术、科学、外教口语等课程资源,以改善这些困境。

山村小学的外教口语课

10月30日上午10点多,马耳岩小学五年级14名学生正在上一节外教口语课。来自美国的Shelley正用沪江CCtalk平台进行网络直播授课。课上,Shelley先跟学生们打招呼,典型的美式热情,学生们也毫不腼腆,一副很熟识的样子,这不是他们第一次见到Shelley老师了。今年春季学期起,当地教育部门与沪江互+计划合作,开展“五级课程”教育创新实践。马耳岩小学引入了包括外教口语课在内的手工、美术、科学、财商等课程,均以直播形式授课。

(马耳岩小学五年级的外教口语课)

在教学生单词时,Shelley会借助手边的小白板,还有她制作的一些教具。这些通过教室黑板一侧的电子显示屏清晰呈现在学生们面前。电子显示屏下面是一台电脑,马耳岩小学数学兼英语老师张鹏负责操作电脑。平时直播时,她会在教室里辅助直播课的进行,对学生们没有理解的地方,进行辅助教学。

学生们喜欢和Shelly视频,张鹏说,有的孩子还会走到屏幕前面和老师单独对话。外教课结束后,三名留在教室里的学生谈起直播课,连连齐声说“喜欢”,“微笑音乐可以唱歌,律动音乐可以跳舞,兔子姐姐教我们跳舞。还有夏加儿美术。”其中一名学生兴奋地向芥末堆介绍。

整堂外教课,除了几次网络短暂卡住之外,课堂一直有序进行,学生与老师的互动很频繁。马耳岩小学校长付娜介绍,学校陆陆续续上了80节网络“双师课堂”。

优质课程的引入往往还面临一个挑战,如何本地化?尤其是要适应山区学生、老师的实际需求,适应学校的教学条件等。国务院参事、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汤敏认为,仅仅让学生线上看视频是达不到教学效果的,必须要与当地老师结合。“一定得是双师,一个课堂两个老师才能做得好,教学之间要有互动。”

另外,他还表示,双师课堂模式下,当地老师参与教学也是一种学习过程。在优质教育资源与当地教育资源结合过程中,当地老师的教学能力逐渐得到提高,也更能自如应用好这些课程资源。

互联网改变的不仅仅是课堂

在马耳岩小学的课表上,有一节“快乐手工”课,这是三门峡市整合当地所有美术老师开设的远程直播课程。三门峡教育局副局长金锐介绍,这几年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硬件设备投入逐步跟上了,但音乐、美术、科学课程仍然缺少。为此,三门峡市将所有美术老师整合一起,在线授课,将课程输送到其他缺乏美术师资的学校。

(马耳岩小学学生在线上美术课,夏加儿美术机构的老师为学生直播授课)

之后三门峡市教育局又下发文件,鼓励其他学科也以“快乐手工”的方式启动市级、县级、乡级的课程整合。类似的专题课堂还有“快乐爬爬虫”“会飞的蜻蜓”。“孩子原来没有见过这个课,只要开始上课的时候就在那等,等着上这个课,觉得挺快乐的。”金锐说。

不仅仅是课程,有了直播的平台后,卢氏县还在探索网络教研。卢氏县教研室主任王群力介绍,现在卢氏县采取全县大教研,过去的会议教研变成现在的网络教研,“全县初中、小学有一次大教研,由我们的教研员确定一个专题,学校老师上一节课,然后全县老师分成四个组,从教师、学生、课程、学习四个方面进行研讨。”王群力说,这样的教研方式大大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也受到老师们的认同。

为了推广新的教学和学习平台,卢氏县先对校长和老师进行培训,老师再培训学生,学生回家再教家长。王群力说,全县目前建成了网络直播平台500个,内容涵盖教研、学科学习、家校互动和德育工作等。

网络学习方式的大范围推广,需要一个前提——当地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网络的保障。卢氏县教体局局长张锐锋介绍,今年冬天到明年春天,卢氏县计划拿出2600万元用于全县整体教育信息化升级。信息化成为当地改善教育落后面貌的一个手段学外教口语的好处:山村学校的双师课堂带来外教口语课,并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从“美丽乡村”到“青椒计划”

2016年3月,沪江互+计划启动“美丽乡村”公益项目。互+计划负责人陈嘉谊介绍,最初“美丽乡村”只有两个合作机构,做美术课程的夏加儿和科学课的鲨鱼公园,两个机构的老师通过沪江CCtalk平台为乡村学校学生直播美术和科学课程。之后,四川广元的微笑联盟带去音乐课。马耳岩小学正是得益于这个项目的学校之一。

机构出免费的公益课程,互+计划提供平台将课程输送到乡村学校。这一模式后来被更多机构知道,愿意参与其中的教育机构逐渐增多,“美丽乡村”的课程类型也越来越丰富。陈嘉谊说,“美丽乡村”项目目前每个月有80节网络公益课程,每周20节,“现在所有的课都是直播,用双师课堂的形式来做。我们强调直播,因为能给学生参与感。”

沪江创始人伏彩瑞把这种新的授课模式称为“互联网支教”,依托强大的互联网能力,将大城市甚至海外的优质课程内容送到山村学校。互+计划现在寻求与当地教育部门合作,通过当地教育部门来推动课程进入更多学校。“我们解决不了给老师激励的问题,当地教育部门能做。”陈嘉谊认为,互联网教育简单的背后是很多人的不简单。机构将课程通过平台输送到乡村,其中的过程很复杂学外教口语的好处,怎么让线下的老师配合好课程,当地教育部门怎么去鼓励更多学校使用,都是课程落地的关键环节。

(学生跟着黑板前电子屏幕上的老师学习画画)

今年9月,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联合北京师范大学、互+计划等30多家教育组织、机构共同发起“青椒计划”——针对乡村青年教师的社会支持公益计划。报名的乡村教师通过CCtalk平台上课。

北师大教育学部教师研究所所长李琼认为,随着线上资源越来越丰富,对老师而言,最大的挑战已经不是缺少资源,而是如何获取、甄别优质资源。她坦言学外教口语的好处,有一些城市课程资源在城市的教学环境下非常受欢迎,但乡村的教育对象,不一定能够接受。

“所以这里特别重要的一点是,教师如何针对自己的教育对象筛选资源,是教师培训和教师发展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她强调学外教口语的好处,教师筛选资源的过程,也是专业发展、学习的过程。

另外,她还介绍,这次“青椒计划”的参与方也在讨论,如何形成一个全国团队,为老师筛选出高质量的课程资源放在平台上。

伏彩瑞认为“青椒计划”的意义在于,让那些有热情、有时间的年轻乡村教师具备互联网教学教研能力,可持续地熟练运用互联网。 对互+计划,他希望平台的承载力更强,让更多“青椒计划”的老师参与其中,深度互动。“我们授之以渔,沪江、互+计划会推出更多体系化的培训方式,帮助当地缺资源、缺方法的教师。”伏彩瑞说,同时也需要教育支教的地区具备自己运营的能力。

三门峡陕州区实验小学老师赵琼琼已经加入了青椒计划。10月30日,她很认真看完了马耳岩小学五年级学生上的外教口语课,当有学生回答不上来Shelley的问题时,她忍不住小声提醒了下。这节课她也给学生上过。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佳妮英评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 admin


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wwwroot/wwwrot/www.jncmzs.com/super-static-cache/50840.html): failed to open stream: Permission denied in /wwwroot/wwwrot/www.jncmzs.com/wp-content/plugins/super-static-cache/super-static-cache.php on line 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