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过后,有一些学生选择出国留学,因而开始接触雅思、托福等标准考试,本以为各类培训机构能够让这段从国内英语到国际英语的旅程短暂而又美好,却发现自己走进了一个旷日持久、循环往复的拉锯战。好不容易够到了海外学校要求的分数,心想着终于可以踏出国门用英语一展拳脚,结果坐到海外课堂上的第一天就懵了。然后一步步发现自己过去学习的英语出国学习英语口语,高考那一年密集学习的英语,以及在备考雅思、托福过程中学习的“英语技能”,到了海外的学术环境下出国学习英语口语:学了那么久英语,出国读书够用吗?,都显得有些苍白无力。这是为什么?
相信很多学生对《新概念英语》并不陌生,作为国内英语教育界风靡20多年的一套英语教材,带领多少中国学生畅想过,用一口标准的英语在海外超市潇洒地购物、在餐厅优雅地点餐、在陌生国度自在地攀谈的种种场景。然而,真正出国留学之后才发现,这些场景里中国人用英语的几率并不高,西方超市是自助购物,有银行卡就行,餐厅点餐用手指戳菜单即可……因此,一些留学生出国几年后英语口语水平没太提高,反而家乡话变好了,因为到处都是中国老乡,和真正的英美同学基本不交流也不影响毕业。
那么在海外留学真正会用到的是什么英语呢?答案是学术英语,简单来说就是在学术环境下需要使用到的语言交流工具。学生从第一天上课开始的自我介绍到小组讨论,到课堂展示,到课后文献阅读,到完成作业出国学习英语口语出国学习英语口语,到论文写作和提交整个流程下来会使用到的英语,都叫学术英语。
我在剑桥大学读书的时候,我们中国学生常常说写论文脱层皮。因为英国导师对学术论文大到思维框架和语言风格,小到句子、用词甚至标点符号都有严格要求。我深刻地记得第一次提交论文初稿给导师的时候,他说了这么一番话:“你的英语非常好,你有很多很好的观点,但是呈现的逻辑不对,而且你写的不是学术英语。”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学术英语”这个概念,也第一次发现我之前十几年的英语只给了我一张出国留学的入门券。
国外大学对雅思、托福分数的要求几乎年年提高,以前雅思总分7分就可以到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现在要总分7.5分,而且单项不低于7分;其他大学本科入学要求以前是6分,现在普遍提到6.5分。这是为什么?
如果我们站在国外大学的角度来思考,不难发现其实提高语言要求,是源于对国际生的爱之深、痛之切。雅思、托福作为标准化的语言考试,为国外大学提供了一个基本的人才选拔参考指数,保证母语非英语的学生到了英语国家的高等教育环境,能够在学校有交流,有产出,甚至有贡献。虽然各国外大学有自己的判断和分数要求,但是初衷都是一致的。希望同学们到达大学的那一刻,就能够真正具备应对学术挑战的基本语言能力。
然而,海外大学发现一些中国学生就算达到了雅思、托福的入学分数要求,上课还是听不太懂,课堂讨论无法参与,听不进去也说不出来,而后就选择沉默。
所以,出国留学不是一张机票,一张雅思、托福成绩单和一纸录取通知书就能拼凑出一幅美丽的画卷。如果想实现留学成功,在踏出国门之前,就应该真正准备好,从开始坐到课堂上到最终毕业的那一刻的全过程中需要的学术思维和英语运用能力,这样留学才能够真的学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