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日本神奈川县的王女士,前段时间因为孩子的语言问题有些困扰。由于长期在日本,孩子的中文能力堪忧。不仅如此,因为学校的日本老师英文发音不够标准,王女士也很担心孩子未来的英文口语能力。为此,她下载了中国某在线语言培训APP。每周三下午会有固定的半小时英文外教课,周五下午则是中文绘本阅读课程。
像王女士这样的华人家庭还有很多,甚至一些海外当地的居民也开始使用中国在线教育产品。欧洲、南亚、拉美、欧洲都有中国在线教育的身影。他们或是在北美,教华人家庭的小孩学习中文;或是在日本,教日本学生学习英文;亦或是在印度,教印度青年考公务员。几乎国内教培涵盖的所有品类,出海业务也如法炮制。
今年,双减政策落地,此前一路狂奔的教培行业结束了野蛮生长,诸多在线教育企业的日子一落千丈。
当庞大的国内教培市场遇冷,一些企业将目光放到海外,开始在广阔的国际市场中寻找机会“淘金”。
出海是不是当下在线教育的“救命稻草”?教育出海又面临着怎样的机遇和挑战?
“国内小孩学过的,国外也都要走一遍”
“中国教育出海其实很早就开始了,只是今年的政策调整,让人们再次把目光投向海外。”教育行业风险投资机构蓝象资本投资副总裁焦念韬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介绍说,中国教育出海最早可追溯到2005年、2006年之间。“当时是资本先出海,一些比较大的教育企业,包括主流的VC开始投资海外的教育企业。”
据他分析,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企业业务的出海,则要从2012年移动互联网时代开始,而这近10年的时间也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以宝宝巴士、HelloTalk,以及网易有道旗下的U-Dictionary为代表的互联网产品型教育公司率先出海,这一阶段的产品主要聚焦打造学习工具和学习社群;第二阶段主要是技术服务型教育公司,例如声网就是通过提供音视频直播服务的API,服务包括教育行业在内的多个行业;第三阶段,也就是2016年之后,则主要是一些内容型、课程型的公司开始走上出海的道路。此外,具有一定品类特殊性的对外汉语赛道也开始发力,近两年国内在线教育大厂也开始把自己启蒙、素质类的产品逐渐带到了海外。
“尤其是2017年、2018年,教育企业出海动作比较多。”焦念韬说。
具体来看,2018年12月,好未来全资收购以色列少儿编程品牌CodeMonkey,并于次年,在硅谷成立ThinkAcademy(学而思),开放数学课程,英文教学,目标群体是小学生,涵盖Math League,AMC等比赛内容。同年,好未来参与印度K12 辅导平台 Vedantu的C轮融资,进入印度市场。
猿辅导同样也将目光放在了印度。2019年,猿辅导通过投资猿印、猿竺两家公司,进入印度市场。据了解,猿印在印度推出的在线辅导平台Oda Class,疫情以来实现了持续增长,上线50天内就收获了超100万的订阅者。据公开报道显示,猿印目前累积付费用户接近20万人次,排名印度K12直播辅导赛道榜首。
在语言学习赛道方面,出海教中文成为了热门。成立于2018年的 Super Chinese,其主要业务就是在线对外汉语教学。彼时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尚缺一款成熟的线上产品。Super Chinese推出了HSK Online,通过AI技术为海外用户提供教育部汉语水平考试(HSK考试)备考服务,目前下载量已达100多万。
2019年,在线少儿英语品牌伴鱼开始出海业务,随即推出中文教育业务。据伴鱼出海负责人李晓介绍,今年年初伴鱼海外版月活用户达到了100万,总用户约在1000万左右。据他介绍,目前伴鱼将尝试打造中文分级阅读产品,并推向全球。
今年政策的调整,也加速了不少教育机构出海教中文的脚步。流利说从2020年起加速面向全球不同地区进行本地化运营,其国际版目前已支持8种语言版本,包括中文、日语、韩语等。2021年一季度,流利说海外业务营收及付费用户均实现环比90%的增长。2021年8月下旬,新东方也宣布成立比邻中文Blingo,面向海外华裔青少年,提供中文、中华文化学习课程。有网友调侃道:“新东方先教父母英语让他们出国,再让他们的子女回来学中文,双赢。”
除了教中文,也有中国教育公司面向国际市场推出英文教育产品。例如伴鱼,其海外业务很大一部分和国内相似,即少儿英文培训,目标人群为3~12岁的儿童。据李晓介绍国内英语培训排行:教印度人考公务员 教日本人英文 在线教育的新出路?,目前这类英文教育产品在东南亚、日本、拉美地区做得比较好。“和美国等英文国家相比,我们的优势在于作为非母语地区的公司,更了解非母语者学习英文的需求,也更有经验。”李晓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目前伴鱼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教育类APP已达到第一名,例如墨西哥、哥伦比亚、智利、越南等地。
此外,儿童启蒙赛道、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都有中国在线教育的身影。“就现阶段来看,基本国内有的教育业务,出海企业也都做了。基本国内小孩学的东西,国外也都走了一遍。”就职于为出海企业做信息服务的媒体公司的王大伟说。
在采访中,许多业内人士表示,经过10年的沉淀,中国的在线教育已经发展成较为成熟的形态,放眼整个国际市场,其产品和服务都属于第一梯队。“从2012年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开始,大量资本的投入、人才、技术涌入在线教育产业赛道,促使在线教育极速膨胀,迭代出较为成熟的产品形态,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模式。”蓝象资本投资副总裁焦念韬说。
实际上,我国在线教育行业高速奔跑已有10年。据艾瑞咨询数据,2020年中国在线教育行业市场规模2573亿元,过去4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达34.5%。
“我国在线教育产业链是非常发达的,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供应商。头部的企业就像一个集成商,可以把这些东西都结合起来。我国在线教育出海的优势就是能够把这种集成效应进一步发挥。”焦念韬分析说。
3.5亿学生,200万人竞争600个岗位,印度是下一个掘金地?
在与一些业内人士交流过程中,印度市场被反复提及。诸多教育企业出海,也将印度视为重要目标市场。例如国内英语培训排行,猿辅导、好未来等教育企业都在印度推出了相应的教育产品,腾讯、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头部企业也通过投资等方式,试水印度在线教育。据悉,腾讯已经参与了印度在线教育公司Byjus 的两轮融资。此外,腾讯还在今年2月参与印度拍照搜题平台Doubtnut的A轮融资。
“简单来说,越‘卷’的地方,机会就越多。”某头部在线教育企业印度市场负责人张伟明介绍,印度约有3.5亿的学生人数,市场庞大,且竞争激烈,整个教育市场呈现“僧多粥少”的情况。同时,教育资源不均衡现象严重,大众对于考试也极为看重。
印度的高考有多难?据《2020印度在线教育市场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印度12年级毕业考试报考人数达到1496万(远超过中国高考最高峰时期),考试及格率为74%。据悉,印度名校印度理工学院录取率比清华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还要低,在印度有一句流传的笑话是:“一流的学生去印度理工,二流的学生去麻省理工”。当地学生考取国内名校的难度可见一斑。
“我国曾经有一句话叫做‘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其实和印度现在的情况很像。”张伟明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目前印度对于数理化等自然科学的应试需求很大,而理工和医学的报考人数远高于文、商科,这也是为什么其所在公司将STEM教育放在重要业务板块的原因之一。而数理化等科目的培训一直以来也是我国教育企业的强项所在。
除了学科辅导类的教育培训,一些职业资格证培训在印度也非常“吃香”,尤其是公务员考试培训。与我国相比,印度的考公热有过之无不及。
印度公务员考试被外媒称为“世界上最难的考试之一”,考试难度大、竞争极为激烈,可谓“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但对于许多印度寒门子弟而言,公务员考试的相对公平公正、公务员的高薪酬,以及这工作能够带来的尊严和荣誉,使得印度“国考”成为改变其命运的重要途径,数百万人挤破头都想要获取一席位置。
“对于许多印度人而言,考上公务员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去年200万人报考,就招600人国内英语培训排行,太难了。印度一些官员的名片上甚至会印上自己‘考公’成功的时间和名次。”李晓说。在加入伴鱼海外业务之前,李晓在印度做公务员考试培训辅导。他回忆,自己有一个印度学生曾花了9年时间“考公”国内英语培训排行,最后因年龄超过35岁最终未能“上岸”。
“印度是一个非常分化的市场,有不同语言、宗教。而公务员考试的市场比较统一,大学生才考公务员,对于我来说,使用英语就可以,内容上也更好理解。”李晓说。
他的团队主创人员来自中国,也有印度当地员工。在课程设置上,借鉴了国内公务员考试的方法论,推出了相应的刷题APP和大班直播课,一度做到了当地公务员考试APP赛道的第二名。
除了市场的需求,印度社会经济近几年的变化发展,也为在线教育发展提供了“沃土”。张伟明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分析了目前印度市场的有利条件:“首先是经济的发展,印度近年来城镇化速度加快,中产阶级崛起,教育需求扩大;其次则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手机、4G的普及提供了硬件条件,尤其是中国的手机在印度十分受欢迎,这也为在线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最后就是相对宽松的政策环境。”
在张伟明看来,印度市场的红利期还将延续一段时间。“从居民收入增长和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来看,我认为这样的红利期还能持续3年。”
谷歌联合KPMG发布的报告显示,印度在线教育年均复合增速达50%。2021年,印度在线教育体量将达到19.6亿美元,而在2016年,这一数字还仅为2.47亿美元。从市场结构来看,K12学科辅导市场规模最大,达到5.1亿美元,占比39%;从增速来看,考试辅导复合增速最高达到64%,市场规模超越职业培训位列第二;而语言及兴趣类市场规模垫底,在在线教育中占比仅为2%。
本地化的挑战:“要出海就要成为一个当地的企业”
而对于大多数中国教育企业而言,出海最大的挑战就是本土化。陌生的市场,本身就充满了不确定性,再加上教育向来与文化、价值观挂钩,因此本地化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
“如今教育出海已经把华人群体都服务了一遍。海外华人就那么四五千万人,跟庞大的海外本地市场比,是很小的。若想持续做下去,还是得深入到当地人的市场。”焦念韬说。
目前,许多中国教育企业在出海过程中,也在极力塑造国际化的形象,试图融入当地社会。许多企业主创团队以中国人为主,会聘请当地的员工组成服务团队,老师也以当地人为主。但在张伟明看来,这远远不够。
“我们做印度教育,要持续做下去,未来就必须成为一个当地的企业。所以我们必须有印度合伙人,深入合作,实现本土化。”张伟明说。
(文中王大伟、张伟明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