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来了,幼儿园家长私下建的群开始讨论孩子的假期安排。
其中有个家长的安排,着实让人惊讶。整个假期,孩子几乎在培训班度过。上午数学启蒙加英语自然拼读,下午美术和钢琴。这放假的意义到底在哪里?孩子才五岁。
这个课表一发出来,几个鸡血妈妈开始抱团互夸,什么怪不得你家孩子这么优秀,我也发现了我们家孩子现在加减法都不能满足了,还想去学点高难度的乘法和除法。
接着群里面一片沸腾,妈呀,很多妈妈们开始表示,我们家孩子还啥都没学了?这在起跑线上输得也太彻底了吧。
也许有人会说,这都是没钱人家酸的,有钱你也会这样补习。就算这样,我还是有几句话要说。
现在补习班越来越低龄化是个不争的事实,很多兴趣补习从三岁就开始了(当然所有的机构跟统一了口径一样,越早学越好),学科补习一进入小学就迅速跟进了。这些培训给孩子带来了很多的好处,至少比同龄孩子懂得更多。
但是这样低龄化的补习就真的没有坏处吗?显然有些劣势是不能选择看不见的。
越早投入,家长期望值越高
越早投入,家长的期望值会越高,心态崩起来也是分分钟。
到了初中和小学高年级,不止一次看到家长气急败坏地对孩子说:“我几岁就开始培养你,现在你还这个样子。“
甚至有家长会直接骂自己的孩子,小时候你那么聪明,现在怎么就这么笨。
小孩子学习的早,加上各种培训机构训练有素的教学,自然比同龄的孩子出众,在小学三年级以下的时候,表现得特别像个天才。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小学三年级现象,到了三年级总有些像是天才的孩子就开始泯于众人。
家长在补习这一过程中,也开始迷失自我。培训机构的赞美加上妈妈圈的点赞,很多家长开始不自觉的相信自己的孩子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但是随着学生年纪的变大,补习的优势会越来越弱,提前补习的家长会发现,不补习的孩子也和自己的孩子一样优秀,甚至还会更优秀。这个时候,家长的信念开始垮了,从以前的自豪到抱怨。
但是这个抱怨,永远是抱怨在孩子身上。“你看看,我出了这么多钱,你就是这样子的成绩。”这句台词是不是我们经常能够听到。
孩子的苦家长哪里看到,在这种情绪的影响下,很多孩子开始选择自暴自弃。
对学习习惯的养成并非是个好事
低龄段孩子的补习的效果来自哪里,补习班老师的加持和虎爸虎妈的严格管理。
低龄段的补习靠孩子自己几乎是不可能的,外在的力量造就了补习的神奇效果。但是我们从来没考虑过孩子学习习惯养成的问题。
孩子过早地适应补习班的套路,是很容易形成路径依赖的,后期会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力。
这也就是说,补习班的学习模式和家长辅导模式过早地固定,看似让孩子少走了一些弯路,但是这条直路的方式孩子未必是真适合孩子的。
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孩子一旦停了补习班,学习成绩就上不去了,原因就是太依赖补习机构的学习模式了。
反之,有些不参加培训班的孩子在小学看着普通孩子有必要上英语培训班吗,但是初中成绩就开始突飞猛进,学习效率提升,后劲十足。很多人认为这是孩子智商的问题,但是我们为什么不去思考下,也许是孩子在学习的自我摸索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呢?
当然现实的情况就是,很多鸡爸鸡妈不相信孩子不上补习班,孩子成绩也不差这个群体的存在。
事实上就是有啊。
有些补习不光浪费钱,还浪费时间
从来不反对补课,因为在某些节点孩子有必要上英语培训班吗,补课确实是有作用的。
但是低龄段、低难度的补习真的有用吗?
有些补习真的没有必要提前那么多啊!三岁开始英语字母学习,识字,甚至加减乘除的练习。看似孩子在三岁掌握了很多。但是我们也在无形中浪费了很多时间。因为这些内容你上了小学你还得再学一遍,三四岁就开始学习小学内容,那上小学这些孩子上课做什么?
重复的学习,这不就是在浪费时间吗?带着孩子旅行,运动,多给孩子一些自己的空间和时间,让孩子自己探索成长,也没什么不好吧。
结语
幼儿园就开始补习,大多数的时候不是孩子想要的,也不是家长想要的,而是培训机构让家长觉得是需要的。
家庭启蒙最重要,我们需要早教,但不一定需要早教班。但是偏偏在这个时候,家长没分清主次,认为孩子只要进了培训班,就完成了启蒙,就万事大吉了。
您认为低龄段的补习真的有必要吗?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