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冲击下,头顶跨国品牌光环的迪士尼英语也扛不住了。6月22日,迪士尼英语官方发布消息称,公司将关停全国迪士尼英语中心,并为家长处理退费。作为华特迪士尼公司直营的培训品牌,迪士尼英语自2008年入华,之后曾出现过因扩张不力而导致全国关店的现象,如今疫情加速了其撤退的步伐。迪士尼英语只是线下教培行业的一个缩影,中小机构资金链承压,大机构同样面临高成本和转型问题,教培行业的“大浪淘沙”正在加速。
关停并退费
进军中国十余年后,迪士尼英语的光环消退了。根据公开信显示,迪士尼英语全国中心将不再开放,会为每一位学员家庭退还剩余的学费。自6月26日至7月21日,迪士尼英语中心将为家长提供退费服务及处理其他相关事宜。自3月19日起为学员提供的免费在线课程将于6月22日起停止。
对于关停原因,迪士尼英语在公开信中透露,在过去几年注意到消费者偏好的改变,更多消费者倾向于在线学习体验,而全球疫情更是加剧了这一趋势,家长对恢复面对面的课外学习课程存在诸多顾虑。公司经过慎重考虑做出此决定。
北京商报记者联系迪士尼英语方面进行采访,华特迪士尼公司亚太区消费品、游戏和出版执行副总裁马豪世表示,“迪士尼英语为超过10万学员带来了学习课程,我们深感自豪。确保会为每一位学员退还剩余的学费,照顾每一位受影响的员工”。
迪士尼英语是由华特迪士尼公司直营的培训品牌,为3至12岁孩子提供英语培训服务。北京商报记者粗略统计,北京地区设有6家迪士尼英语学习中心。
“迪士尼的IP形象可谓家喻户晓,对儿童学习有很大的影响力,它关停的消息发出后,很快阅读量就过了10万,可以证明其在家长心中的位置,”指明灯智库创始人吕森林告诉记者。记者看到,很多家长在留言区表达不舍。西城区家长苏女士说:“迪士尼英语有说有唱的娱乐式教学,让孩子学得很开心,整体体验感不错。”
疫情加速出局
2008年迪士尼英语进入中国,但扩张之路却并不顺利。2013年时其拥有全国中心44家,随后便被曝出关店消息。2014年时,位于北京朝阳区悠唐购物中心的门店突然关闭。上海、宁波、武汉等地也相继发生关门事件。进入2020年,其官网显示,迪士尼英语在全国6个城市仅剩20余家学习中心。
疫情的冲击进一步加速了它的撤退。据了解,全国迪士尼英语中心自今年1月以来一直未曾开放。记者注意到,在此期间,迪士尼英语想过自救,在3月时开发了乐学会App,提供线上免费课程,只是这一自救动作仍没能逆转其关停的命运。
不只是迪士尼英语,疫情对线下教培行业的打击是致命的,线下业务的消失意味着收入为零。中国民办教育协会的统计数据曾显示,线下机构面临的困难排序依次为营收减少(89.5%)、场地租金压力(87.3%)、人力成本过高 (69.9%)。除此之外,对于像迪士尼英语完全没有线上业务的大机构而言,线下转线上的教学压力和成本支出无疑让其生存更加艰难。
“迪士尼英语的关停与迪士尼公司自身在华业务的战略调整或收缩有密切联系,”吕森林分析道。疫情下,迪士尼全球业务遭遇重创,在华的线下教育业务也没能幸免,这是其被加速淘汰出局的根本原因。
赛伯乐投资集团教育产业基金合伙人程子婴亦表示,迪士尼英语属于自营品牌,母公司开源节流,首先砍掉的就是这种项目。
尽管全国多地的线下教培机构相继复课,但其实并不代表线下可以恢复到以往水平。“除了可能的疫情反复和防疫要求外,家长心态发生了变化,在有线上可替代形式的前提下,家长短时间内不会冒险送孩子回归线下,一定程度上教培机构‘门庭冷落’的局面或将持续。”程子婴认为。
此外,在全球疫情蔓延下,外教也成了“敏感”话题,而迪士尼英语的外教人数占比至少为50%。从疫情在国内暴发初期不少外教回到自己国家,到如今的难以入境,合规线下外教在减少,供给端市场的波动带来外教的跳槽风险和薪资成本的上升。
少儿英语转战线上
正如迪士尼英语在其公开信中所言,发现消费者倾向于在线学习体验。而疫情的催化剂用最短时间提升了整个在线教育行业的品类渗透率和用户使用习惯。
“迪士尼英语的关停体现了行业的优胜劣汰,”分析师张恒指出,疫情未出现前在线少儿英语市场已经开始冲击线下,疫情只是分水岭。经过几年的厮杀,在线少儿英语已经出现头部机构,马太效应显现,但行业的天花板和终局还没有到达。2019年开始,资本趋于冷静北京少儿英语培训机构前十名,市场开始成熟,拥有独特且高壁垒独自造血能力的机构才能成为幸存者。
自2013年以来,在线少儿英语行业已经成为互联网行业中的流量和资本明星。有数据显示,从2015年到2018年,超过45家少儿英语企业获得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超过120亿元,参投机构超过60家。一对一、小班课、AI课等多种形式均有公司在做。迪士尼英语曾经的竞品英孚青少儿英语,也在2019年3月推出线上线下一体化学习解决方案。赛道竞争相当激烈,也间接推高了流量成本和获客成本。
根据中科院大数据实验室2019年的预计,到2022年少儿英语在线教育市场将反超线下。
程子婴也认为,疫情将在线少儿英语全面下沉到四五线城市,从而加速线上教育对线下教育的包超,但同时,只有好的产品和服务才能留住用户,对于在线少儿英语机构来说最重要的还是要盈利,实现持续性的正向经营性现金流。
北京商报记者 刘斯文
·教培者说·
机构校长
调整校区运营思路
“整个寒假和春季几乎没有招生,入学新生只有往年同期的30%。”“线下课不能开展,房租还在继续交,同时搭建线上平台的费用增加,学校的运营成本甚至比正常时期还要高出不少,已经好几个月没有新的现金流了。”
说出这些话的王勇(化名)是北京某老牌培训机构的分校校长,在教育行业从业17年的他,正在遭遇自己职业生涯中经历过的最艰难的行业困境。
王勇所在的教培机构主打线下课程,在这次疫情的冲击下,学校开始尝试突破和创新,将线下课程的阵地转移到线上。但线上的效果终究不敌线下,课程的互动性和参与感都大大降低。“家长其实很不情愿这种转变,接受这种转变只是一个无奈之举,而说服家长选择我们的还是我们的师资力量。”王勇有些无奈地表示。“我们尽可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课程质量不受损,但如果有家长选择退费或者等线下课重新启动后再参与,我们也会满足家长的需求。”
此前,教培机构面临的危机多发生在垂直细分领域,“像这次这样,全行业所有赛道集体进入寒冬还是第一次”。王勇回忆道。
疫情期间,王勇所在的教培机构还曾采取高管停发工资、员工缓发工资的手段开展自救,但这样的方法注定不能长久,否则被竞品挖走老师、被在线教育机构抢走学生只是时间的问题,只有学生重新回到课堂,才能让机构继续良性运转下去。
培训老师
老师参股机构共渡难关
周日晚上9点,结束了一天课程的袁艺匆匆忙忙赶回家,自6月以来,她所在的长沙灵动之声舞蹈培训机构已经恢复了正常的线下排课。
袁艺既是她所在机构的舞蹈教师,也是校区负责人,像她这样有200多学员的艺术培训机构在长沙只能算中等规模。
舞蹈培训这种比较偏素质类的培训是很难像学科培训一样转线上教学的,所以在疫情初期,也给袁艺和她的教师团队带来了很多挑战。“舞蹈培训最重要的就是孩子们的基本功,为了保证孩子们的基本功不落下,老师和孩子每天在线上互动打卡,坚持了100多天。可能是这种坚持让家长看到了我们的用心,也为我们营造了良好的口碑,疫情缓和后,我们还增加了二三十个学员。”
袁艺抓住了疫情的时机,对机构进行了全新的梳理。“一线教师手里有机构的股份,机构和教师成为一体,大家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就能渡过难关。”
投资人
线下机构价值仍在 但估值在下降
在专注于教育一级市场中后期投融资的刘章看来,疫情对于以线下为主营业务的教培机构打击是致命的。“二三月的时候,我个人在北京接触过的寻求融资的机构就超过50家。”刘章回忆道。
这些机构涉及素质教育、STEAM、少儿美术、营地教育和K12课外辅导等多个赛道。“一类是营收规模较小,如在百万级营业额水平的。在主营业务为零后,难以支撑3个月。另一类是营收略好但难以挺过6个月的。还有的机构现金储备还可以,但预估疫情会带来长时间的影响。最后一种则是逆势融资的,如线下做线上转型和纯在线机构抓风口的。”刘章谈道。
但伸出援手的投资人并不多。刘章表示,疫情的不明朗导致资本只能谨慎观望。
随着全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4月开始,多地教培机构相继复课,是否意味着线下机构的春天来了?在刘章看来,答案或是否定的,“线下业务依然需要面对严格的复课审核和防疫要求,以及家长心态的复杂变化等。疫情培养了用户线上使用习惯,对在线教育行业整体利好。在线下培训业态逐步恢复后,其实线上的可替代形式依然存在,在疫情没有完全消除的情况下,家长短期内不会冒风险送孩子回归线下”。
“我们对线下为主营业务的机构投资会更加慎重,疫情发展的全球性和反复性,提醒我们要做好与之长期共存的准备。”刘章坦言。当然,线下因其与用户特有的黏性和互动性价值还是存在的,但机构估值会大幅下调,线下整体会进入大的调整期、整合期。同时,线下机构必须拥有OMO和精细化运营的能力北京少儿英语培训机构前十名,最大程度发挥协同性。
北京商报记者 程铭劼 刘斯文 实习记者 赵博宇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