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商报》记者徐辉
李阳还是很兴奋的。
他的现场“国际演讲者”课程从上午 9 点 30 分持续到晚上 10 点。 随后李阳疯狂英语真的有用吗,一名女同学冲上前告诉女儿,今天的课“没意思”。 “她在哪?” 李扬大声问道:“把她叫过来,我亲自跟她说。”
妈妈立马转身去打电话,另一个同学抢先一步,“李阳老师,有人要报名演讲课!要不要我给他一个客服电话?” 李阳转身问道:“是你的朋友吗?” 他得到了肯定的答复。 最后他说:“你建个微信群,把我们三个拉进去,我告诉他……”
这时一年多少钱外教,又有一群人挤了过来,要合影和签名。 当镜头对准李洋时外教几个级别,他迅速调整姿势,叫同学们都像他一样竖起大拇指——“咔嚓”,一张标准的“李洋式”照片。
——你几乎看不到他的疲惫,却能感受到他与时代脱节的无力。
李洋创业至今已有21年。 作为国内最早创办民办英语培训机构的草根创业者之一,与他同行业的俞敏洪布局移动互联网,在被颠覆前尝试颠覆自己。 徐小平转型天使投资,成为真正的人生导师。 而他依然每天亲自上课李阳疯狂英语真的有用吗,什么事都一个人做。
李阳当然不会承认这一点。
“这两天开课,我是老师,过两天就是金融家。” 李阳宣称:“我正在从英语老师变成资本家。” 闻言补习外教,跟着他从会场来到酒店房间。十几个学生齐齐发出赞同的声音。
2014年以来,“家暴门”沉寂三年的李洋动作频频。 先是直销安利、福地,后投靠少林寺,投资建设“少林国际交流中心”。 2015年,成为继罗永浩之后第二位进入科技界的英语老师。 李洋突然开始在微博上宣传他的Crazy Phone“疯狂手机”,宣布3月份发布。
面对微博上铺天盖地的质疑和嘲讽,李洋说,“这证明我有影响力。”
手机、少林、安利等
刘水云通过成功学界的朋友找到了李阳。
“朋友说,我是个疯子手机,应该让‘疯子’卖掉。” 刘氏旗下的深圳欲望通讯有限公司从2009年开始涉足手机,自营销售。 近年来,公司主推一款外形酷似“三防手机”的功能机,主要面向煤矿、牧场、出海人员。 刘水云希望李洋能够帮助爱格通信拓展更大的消费群体。
刘水云带着手机模特和朋友赶到上海收费外教,刚和李洋吃完饭后,她就坚信李洋是最好的“搭档”。
永无止境的热情和进取心,近乎偏执的自信,与大多数成功人士一样,李洋的个人魅力毋庸置疑。
刘水云说:“李阳老师一看到我的手机幼儿英文,就说可以卖给学生。” 在李洋看来外教技巧,这款能打电话又能当充电宝却不能玩游戏的手机,很符合他的风格。 两人当场同意合作。
“听起来像 iPhone,对吧?Crazy Phone。” 李阳对他的创意很满意。
以李洋为品牌代言,卖给李洋最了解的学生群体。 从形式上来说,有点接近时下流行的粉丝经济。 不过,李洋与疯狂电话的渊源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深。
他与刘水云签订了一份协议,主要是为了限制科恩传播可能做出的“不利于李洋和疯狂英语品牌的事情”,相当于品牌授权。 手机完全由Eager Communication开发,李洋只负责策划和审核,比如广告语“我疯了,我成功了”,比如“每一款产品都必须先经过李洋先生的审核,而且只有征得他的同意后才能推出。”。
第一个疯狂的手机是李洋发微博后引起轩然大波的功能机。 从技术上讲,这款手机与李洋和疯狂英语没有任何关系。 此次合作的卖点之一是搭售。 Eager Communication 可以选择疯狂英语的任何一本教材用手机进行销售。
也就是说,所谓的“疯狂手机”连代工都算不上。 事实上,不仅是手机福州外教,安利、福地,甚至少林寺,李阳所谓的“疯狂英语产业链”中的几个环节都被捆绑销售。
Crazy Mobile的发布会在“国际大咖”班级举行外教费用,时长仅10分钟。 赶到上海的刘水云和李洋一起站在台上展示手机。 身后是两块易拉宝广告,上面显眼的位置是李洋标志性的竖起大拇指的照片和手机照片。 十大卖点。
当天,李洋还介绍了一条丝巾、一台净水器和一些保健品。 这些都是加入了所谓“疯狂英语产业链”的产品。
如此简单粗暴的品牌价值开发,在业内人士看来广州英语,是因为李洋足够有名,所以不乏愿意接近他的人,但“每个人都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没有人知道可以做多大的事情。”。 至于李阳自己,他只是在疯狂炒作,加入直销公司,皈依佛门,疯狂造手机。
知名度不等于品牌。 不过,李阳的名气确实有一定的商业影响力。 疯狂手机刚上市半个月,淘宝上就已经有两三款山寨机在售。
同时,正版疯狂手机因为李洋的一个电话而没有如期推出,是翻新的。
发布会结束后学英语机构,李洋建议意联通讯生产更小、更轻的手机,更适合学生使用。 于是双方商定推迟到5月左右发布,同时发布两款手机,一款是带有疯狂英语教材的体积更小的功能机,一款是搭载“立阳App”的智能手机。
“淘宝上卖的疯手机都不是正品。” 刘水云试图向记者解释。 这是她第一次遇到被抄袭的情况,“我很担心那些抄袭者会影响李阳先生疯狂英语的品牌。”
黎阳有宗教吗?
品牌的顶峰是宗教。 消费者买单的不仅仅是产品本身,还有自身对品牌的认知和信仰。 然而放眼行业,疯狂英语是一个地位奇特的品牌。
疯狂英语很受欢迎。 十多年前,疯狂英语几乎与新东方一起起家。 李洋开着一辆满载音响设备和疯狂英语教材的大篷车,通过演讲和励志教学法将“疯狂英语”推广给万千学员。 小学和中学。 李洋自学英语,自创一套方法的励志故事,在合适的时代背景下,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虽然公司运营落后很多,但只要产业回归本源,李洋肯定要和俞敏洪这样的人放在一起。” 一位业内人士评价道。 那时的李洋如鱼得水,意气风发:虽然3亿人还没有学过英语,但3亿人已经知道了Crazy English!
在模式上,疯狂英语影响的行业不止一个。 这些年,李洋也在英语培训和营销界“闯荡”。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学校外教,很多新兴的英语培训品牌都是从疯狂英语“继承”下来的; 许多品牌的创始人都是 Crazy English 的前雇员。 不仅如此,“很多能在中国销售的车型的首发车型都来自疯狂英语”。
仍然是疯狂英语主要收入来源的夏令营和冬令营,更是被业界效仿。 据上述人士透露,新东方知名的酷学酷玩夏令营和冬令营第一期的主办方是一位从疯狂英语跳槽过来的人。 “目前全国各地的英语相关夏令营基本上都是采用疯狂英语模式。”
起步早、名气大、徒弟多——这不是模式的错。 为什么疯狂英语不能延续当年的辉煌?
广为人知是 Crazy English 的优势,但大部分名气来自炒作。 比如故宫太庙上万人的演讲,长城上的解放军读英文,央视春晚的表演……这种人群聚集的群体效应,再加上李洋的挑衅言论,结合当时的爱国情怀,疯狂英语可谓是“一呼百应”。
炒作只是一种宣传手段,但疯狂英语的盈利模式决定了他们止步于此,“纯粹靠个人魅力和煽动性言论来实现冲动消费”。
可以说,疯狂英语进入了中国大部分市场,但只是在这些市场“摆摊卖货”。 而且这种模式更加强调口语能力和营销能力,英语的专业能力反而成了陪衬。
而这种摆在“台面上”的生意,“只要你有一点口才,有一定的营销能力,就可以照搬李洋的一套”。
“人人有应”的时代,市场足够大,需求足够初级,不需要壁垒,不需要深耕,收入就足够可观。 黎阳唯一的遗憾就是只有一个黎阳。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方法英文,市场慢慢发生变化。 国内同行如新东方等培训机构已完成规模化、专业化、流程化转型。 英孚、环球雅思等外资培训机构开始在中国腹地布局更加原汁原味的英语环境。 “弟子”逐渐能够自己做主,那些需要节约成本的中小学校长有了更多的选择。
杰克韦尔奇曾经说过,企业的变化比环境的变化更快。 当疯狂英语的竞争壁垒还只是名气——李洋的个人名气时,他已经和他的大型对手不在一个档次上了。
真正可怕的不是对手看不起你,而是对手看不到你。 李洋也意识到了问题:“我是疯狂英语,疯狂英语就是我,这是我的骄傲,也是我的局限。”
但他相信“这个限制一定会被打破”。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
现在李阳经常说起那个自卑的年轻人是如何通过学习英语突破自我,让自己真正掌握自己的人生的。
控制力是一种心理诉求,对李洋来说非常重要。
也是当年的英语,让他结识了欧阳卫健。 这位策划大师后来帮助李洋策划了各种轰动一时的演讲,成为推动疯狂英语公司快速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 世纪之交,李洋迎来了人生的巅峰。
在个人品牌带动企业发展的时期,《我是疯狂英语》正是企业爆发的伏笔。 但企业不可能永远是一个人的战场,“疯狂英语就是我”终将成为企业最大的局限。 正如欧阳卫健在2001年所说,李阳的个人“品牌”生意,从公司的角度来看,风险很大,投机性很大。 一个人照亮整个公司和行业的历史很早就结束了。
也就是说,只有靠个人奋斗,企业才会独行,路会越走越窄; 建立组织的力量是现代企业的价值所在。
一些和李扬走得比较近的人说,李扬什么事都喜欢一个人做,性格容易起伏,所以一有喜欢的事情就立马下手,引发不少猜测. 可到头来,往往不是他顾不上学英语课程,就是草草收场。 实际情况是,“李阳善于说,不善于管”。
2002年,欧阳卫健因李阳在公司决策和事情上“任性”而离职。 这也可以看作是高层观念的冲突,但渐渐地零基础英文,李洋的性格开始在公司的管理层中显现出来。
他每个月只回公司一次,但他会插手公司事务,要求总监级以上的员工每天给他发信息汇报工作。 听完课,他的第一项工作就是打开电脑,回复信息。
李阳也试图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组织架构。 2005年之前,疯狂英语一直采用特许经营模式进行扩张。 后来总部收回特许经营权,改为20个分省分讲团。 在班组长负责制时代,分公司的财务管理人员全部由总部调配。 但这些派出的“钦差大臣”在当地与团长搞好关系后,指挥部的账目就不好管了。
“李阳经常去各地演讲,但演讲结束后英语网络,他发现自己虽然赚了很多钱,但真正到自己账上的却不多。” 一位接近李阳的人士告诉记者,疯狂英语经常拖欠工资多年。 ,不交房租,并不是疯狂英语不赚钱,而是“管理问题”。
控制的反义词是失控。 以李阳的性格,他不能容忍失控。 再者,如果李洋不能突破自我,疯狂英语就不可能建立起现代化的企业组织架构。
因此,管理问题反过来会导致更多的不信任。 后来,李阳在配合组长的时候,会在讲话结束后,指派一名助理留在现场收钱。 “他很担心,他会拿走一半的收入。”
2011年,疯狂英语六七位高管因李洋独揽大权、决策反复无常而集体离职。 疯狂英语现任CEO是李阳的妹妹李宁。 李宁说,李阳之所以信任她,是因为她没有别的追求,而她的前辈们“都有自己的私心”。
从中国民营企业的一般成长路径来看,老板是开山的怪物,往往是拦路虎。 曾经的英语老师俞敏洪,学会了向系统求助,退居幕后谋划策略; 同为英语教师、一向犀利的罗永浩,在创业之初也懂得给专业人士“让路”,而不是事事亲力亲为。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就是它本身。 突破自我的人不存在的李阳:手机、少林、安利和他,往往成就一番事业,成为英雄外教机构,而不能突破自我的人,才是这个世界上真正的大多数。
降温和欢呼
做大数还是小数? 李洋的突破口依然是“李洋式”,“以前我一个人,现在我动员一大批企业家一起改变中国的教育。”
一方面李阳疯狂英语真的有用吗,他希望通过技术“复制自己”。 而实现这一点的外教排行榜,将是“瞬间打造一家庞大上市公司”的软件——“立阳App”。
据李洋介绍,“李洋App”的开发团队来自北京外教价格,据说在技术上投入了3000万元。 按照李阳的设想,这是一款“传杀训练”的视频社交教学APP,用户10元即可下载。
社交在于:“用户可以上传自己的视频,我们的老师会进行在线指导。” 教学在于:可以进行英语水平测试,可以下载相应的教学课程,还有托福、雅思等付费课程。
而这些课程都是以微电影的形式拍摄的,“我会买两到三个微电影团队,让全线娱乐化”。 在“国际演讲者”课上,李洋开始嘲讽那些娱乐性不够的教学视频。 他模仿“老教授像个傻子一样坐在那里”说:“大家好,现在翻到第二页,我们来学第二课……”引得同学们一阵哄堂大笑。
当然,对于李阳自己的视频,他会自己拍摄“核心内容”英语广州,也会用自己的风格来讲解考试教材,“以我为师,代替万千老师”。
另一方面,李洋声称要打造“企业家国际化大体系”,动员企业家“复制”李洋。
他设计了《国际讲师》等课程,着力开发家庭客户。 “一个家庭出资20万到50万元,整个创业者家庭就可以学英语、出国留学、出国定居、出国投资……一气呵成。”
同时,李阳努力“走遍每一个码头,走遍每一个县城”。 他的方法是开发代理。 从2万元的“创业薇薇代理”到300万元的省级代理,让代理商在县级市场开展“公益夏令营”英语出国留学,以2000元左右的价格在当地举办疯狂的英语夏令营元/人。 但是,根据代理商说明书中“开发客户,将获得佣金”的条款,这实际上是一种直销。
按照这个计划,“我每年可以培训5000-8000名演讲者和教育者。” 李阳说,“创业板块要上市了!” 不仅如此,App一经推出学英语上海,他30年的市场伏笔,学生遍地都是,“一个拥有千万用户、上亿市值的产品,瞬间就会爆发!”
——从线上到线下大庆英语,是不是很耳熟? 李洋试图赶上每一个潮流,可惜他还是在抄袭“李洋”。
在线英语培训已经走过了“视频教学”时代。 垂直细分的创业公司不断涌现,巨头纷纷效仿。 无论是VipABC、51Talk这样的“互联网一代”,还是新东方、沪江网这样的“高圈一代”,都已经转向了一对一的师资竞争。 李洋的寓教于乐的教学视频APP能否“瞬间”占领这个市场?
在这样的“产业链”计划下,盈利方式依然是销售。
从教学生说英语,到做“国际演说家”培养创业者和个体户,李洋在课外面对商人,畅谈投资、合作、商业模式、全球化运营。 就在那天的“国际演说家”培训班上,李洋已经在至少三个县发展了代理人。
课间休息时,他又大声问道:谁要拍微电影? 李洋老师亲自为大家策划包装微电影! 它将持续一生!
现场反响热烈,8本即刻售罄。